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农业十三五规划总结(3篇)

神洲文档网 发表于2023-05-03 13:45:03 本文已影响

篇一:农业十三五规划总结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贵阳市“十三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第一章背景与意义

  1.1规划背景

  当前,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与经济下行压力共存,寻找适合区域发展的路径成为当前的当务之急。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都市现代农业成为大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既要承担服务大都市农业需求,又要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扩宽发展路径,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指出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这为都市现代农业拓展多功能性和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随着大数据、大健康和高铁、区域合作时代的到来,贵阳市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处于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贵阳市有着450万市民巨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作为中国西南十字路口,贵阳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贵广、沪昆等重要干线的陆续建成通车,贵阳迎来“高铁时代”,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产品物流提供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贵阳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水土清洁干净,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都市农业的理想之地,发展“服务城市、宜居生态、优质高效、富裕农民”的都市农业需求迫切。

  为此,中共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筑委厅字〔2016〕13号)、《关于全面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15-2020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6〕3号),探索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发展龙头,以扩大开放合作为关键举措,以现

  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和农民增收。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完善的配套落实政策,但是仍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组织模式有待创新等

  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推进

  为进一步推进都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特编制《贵阳市“十三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力争使贵阳市成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先行者”、“排头兵”,带动全省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1.2规划意义

  1.2.1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服务城市能力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将推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深度融合,富裕农民、服务市民;为都市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鲜活农产品,有利于满足“胃”的需求;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的机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有利于满足“心”的需求;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维护生态平衡,充当都市绿化隔离带,有利于满足“肺”的需求;发展高科技农业,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展示窗口,有利于满足“眼”的需求。

  1.2.2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都市现代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肩负着“生态屏障”的重大历史使命,将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贵阳作出贡献。一方面,都市现代农业将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依靠增加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向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通过农产品投入要素的“减量”,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和再利用”和农业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另一方面,都市现代农业通过耕地、林地、湿地等,为全社会提供水源涵养、土壤保护、水质净化等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1.2.3有利于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难点和重点在于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改善农村民生。贵阳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将大幅度提高土

  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较好地把种养、加工、流通融为一体,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能够充分挖掘农业产业各环节中蕴藏的巨大增收潜力、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收入。

  1.2.4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贵阳作为省会城市和唯一特大城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标杆和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肩负着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和综合配套改革积累经验的重任。把都市农业纳入全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有助于形成农村和城市的有机协调发展与相互兼容,加强城乡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利于夯实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支撑,有利于着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目前,贵阳市正在积极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产权确权成果利用改革、“三变”(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财政支农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释放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动力。

  1.3规划范围贵阳市全境,包括观山湖、云岩、南明、花溪、乌当、白云6个区,修文、息烽、开阳3个县,清镇1个县级市,共8046.67平方公里。

  1.4规划期限

  2016-2020年。

  1.5规划依据

  1.2004-2016年中央1号文件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

  6.《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

  7.《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意见》

  8.农业部2014、2015年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

  9.《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推动三农新跨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6〕1号)

  10.《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26号)

  11.《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6〕3号)

  12.《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筑委厅字〔2016〕13号)

  13.《关于全面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15-2020)》

  14.《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

  15.贵阳市2010-2016年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汇报等

  第二章发展成效、问题与需求

  2.1发展成效

  2.1.1“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获得新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情况下,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增长,贵遵、贵黄、贵开等公路沿线夏秋喜凉蔬菜优势产区、低热河谷地带冬春次早熟蔬菜优势产区基本形成,全市蔬菜基地达80万亩。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70万亩,蔬菜总量220万吨,人均蔬菜拥有量达447公斤(含100万左右流动人口),较“十一五”末增长17%。畜产品供应能力显著提升,打造了全省带动效益最大的肉鸡产业集群,形成了全省产业化程度最深的贵阳乳业,建成了全省发展最快最好的禽蛋产业。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5.5万吨、2.5万吨、4.9万吨,出栏生猪130万头、出栏家禽1700万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69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18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57个、地理标志产品11个。

  2.1.2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以29个省级农业园区为平台,菜、果、茶、药、畜、禽、蛋、奶八大特色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蔬菜种植面积达170万亩次,建成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1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27万亩、生态茶园28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7万亩;建成畜产品储备基地(场)26个,期末生猪存栏98万头、肉禽存栏1300万羽、蛋禽存栏350万羽、奶牛存栏1.4万头。建成了蔬菜保供基地专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45%提高到55%,以乡村休闲农业为主的农村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农村电商蓬勃发展。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18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1.3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77家,总产值达450亿元(不含烟草),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43%。形成了以现代制药、特色食品两类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以乌当、修文、清镇为主的药业园区及以花溪、开阳、息烽为主的食品园区的产业集群,乌当、花溪先后分别被国家农业部、省政府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辣椒制品、肉干制品、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涌现出老干妈,益佰、同济堂、神奇、健兴、贵州龙、黔五福、中意、华兴油脂等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行业总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2.1.4农业功能实现新拓展“十二五”期间,绿色有机农业、创意农业、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精深加工、会展物流等成为都市现代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2015年,贵阳市成功举办

  了首届农业嘉年华,乡村旅游收入达到95亿元,游客人数达4745.4万人次,直接受益农户15万人。“互联网+农业”蓬勃兴起,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为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插上新的“翅膀”。建立了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贵阳农业信息网和贵阳市农业委员会网站,并实施

  “三电合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金农工程”、“12316”三农服务热线及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1311工程”,进一步强化了农村信息化工程。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为更多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增收渠道,培育和催生了贵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2.1.5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新成效

  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深步推进,采取实施“五大工程”建设“五大家园”模式,以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扎实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工作,推动全市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十二五”期末,全市已建成“提高型”示范点125个,形成“十里画廊”、“泉城五韵”、“环百花湖沿线”、“红岩葡萄沟”、“青岩古镇沿线”、“蓬莱仙界”、“西山问禅”、“龙马故里”、“环红枫湖沿线”、“桃源八寨”等10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2.1.6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

  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1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78:1缩小到2.28:1。在全省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产品政策性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户口登记中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息烽县作为全市城乡统筹试点,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产业提升、乡风文明“四大工程”,按照“一核两带四连线”的布局,集中联片打造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县和县域城市管理试验田,力争一年出经验、两年见成效,探索全市可参考复制的城乡统筹新机制。

  2.2存在问题

  近年来,贵阳市都市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成效明显,但组织方式、生产方式、产业融合、高端服务能力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

  挑战。

  2.2.1组织模式有待进一步提升

  全市组织化、规模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普遍不大、管理不够规范、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不高;社会化服务组织较弱较散,从事农业社

  会化服务的合作组织较少;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带动能力较弱,与农户之间的产销衔接也不够紧密。

  2.2.2产业融合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

  贵阳市已建成33个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融合平台不够完善。农业主导产业生产空间布局相对分散,难以形成稳定的专业化、规模化基地,不利于农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农产品流通综合平台不多,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尚处于低端层次,附加值更高的种业、研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大多在外地,经济效益明显外溢。

  2.2.3高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贵阳优质特色农产品众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足,一般性农产品多,特色优质精品农产品少,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产品分等级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还较为薄弱,精品高端农产品供给能力还较弱,农产品加工、仓储和物流依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之一。现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中,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型的园区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条。

  2.3发展需求

  随着当前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区向农村的渗透使得城郊边界越来越模糊,城乡对立分割状态已逐渐被城乡间的协调和融合所代替,迫切需要传统农业升级,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贵阳市作为省内唯一特大城市,有着450万人口对物质、生态、环境、消费的需求,需求引领发展,成为贵阳市都市农业发展突破口和亮点。首先,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涵盖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生物农业等新业态,具有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的重要功能,也适应城市发展对农业的新需求。其次,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功能不断强化,发挥“城市之肺”重要作用。贵阳市仍保持着“青山绿水”,生物物种丰富,环境优美,成为全国少有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再次,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承担着保障全市“菜篮子”供给的功能,更有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物流先行区带动,成为现代农业的“先行者”。

  第三章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目标

  3.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为统揽,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贵阳市“一个目标,三个建成”总目标,按照“五个高一格”(脱贫标准、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一条主线,抓住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美丽乡村两大关键,强化供给保障、生态休闲、先行示范、富裕农民等四大功能,打造全国一流的都市现代农业强市

  3.2发展思路

  以打造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构建产业新体系、打造新模式、树立新理念、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主体为主要任务,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效、快速发展。通过构建新型产业生产发展体系,创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型业态,培育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等方式,打造现代高效示范园区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并融合重点发展项目,形成“五区多园”的总体布局,推动贵阳市都市现代农

  业发展与提升,将贵阳市建设成为全省农文旅一体化先行区、全省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区、全国智慧农业样板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

  3.3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全局引领。根据贵阳市资源和产业发展特色,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各产业发展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拓宽发展空间。注重贵阳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推进发展整体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贵阳市相对薄弱的农产品加工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循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农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向农业绿色化发展方向努力,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兼顾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利益共同体。积极融入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发展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产业在省内、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深度融合的新格局。构建全市农业发展新亮点和新起点,打造发展利益共同体,共同提升贵阳市农产品

篇二:农业十三五规划总结

  

  农业农村局“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思路及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汇编(2篇)

  目录

  1.区农业农村局“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思路

  ......................32.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区农业农村局“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思路

  一、“十三五”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对标对表“十三五”规划实施任务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战略任务,着重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化改革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东西部扶贫协作

  1.结对帮扶。我区xx个镇街与xx县xx个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xx个村(社区)与xx县xx个深度贫困村签订携手奔小康协议,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2.人才交流。选派x名县级领导、x名科级领导、x名技术人员到xx挂职。我区xx所学校、xx家医院分别与某所学校、xx家医院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先后选派xx名教师、xx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到xx开展支教支医活动,培训教师某名、医务人员xxx名,xx也向我区选派x名干部进行挂职锻炼,派出xxx名教师、xx名医务人员进行跟岗培训,xxx名行政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

  3.资金支持。20xx年,我区财政援助xx县扶贫资金某万元;20xx年提至某万元,社会各界捐赠资金达某万元;20xx年,区财政帮扶资金提至某万元,筹集社会捐赠资金已到位某.xx万元;20xx年,区财政帮扶资金再度提高至某万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某万元。

  4.消费扶贫。四年来完成消费扶贫金额达某x.某万元。其中,我区今年x月举行消费扶贫助力xx脱贫攻坚购买xx百合专场活动,累计销售xx销售百合、马铃薯等农特产品某万元。

  (二)乡村振兴

  1.品牌培育。我区xx公司的xx花茶、xx公司的xx灵芝获得2017年度福建名牌农产品,xx公司的xx花茶获得2018年度xx名牌农产品,xx公司的xx蜂蜜获得2019年度xx市知名农业品牌。2020年又增补x家市级龙头企业。

  2.海洋产业。努力推进“海洋鱼类蛋白源肽加工与利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示范”项目的建设工作,项目总投资某x万元,已完成投资某x万元,正待农业农村部验收。

  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成立以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和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成员由区直有关单位和相关镇街主要领导组成。研究制定了我区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并贯彻落实上级工作精神,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2)将农村村道纳入“三位一体”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化范畴,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迄今已顺利运作x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全覆盖,并于20xx年通过省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检查验收。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均由市场化保洁公司进行统一收集、统一转运,密闭运往xx市xxx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3)开展示范村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工作。目前,我区xx个示范村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其中xx镇、xx镇、建新镇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已选定,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牌已制作并安装;xx镇下岐村整治已初具成效;城门镇也已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4)农村公路总里程xx.xxx公里,路面硬化率达xxx%,并配备农村公路专管员x名,共投入养护资金xxx万元。

  (5)区财政2018年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投入资金达某.xx万元,20xx年投资某.xx万元。20xx年投资

  某x.某万元,其中安排区环卫处“公厕管理专项经费”某.x万元、“道路清扫保洁专项经费”某x万元、“垃圾转运专项经费”某万元、“转运站、公厕建设(含提升改造)xxx万元”,安排区建设局“行政村污水治理项目资金”xx.某万元。

  5.繁荣乡村文化。一是举办移风易俗系列活动,通过快板《我们把移风易俗谈》、配乐朗诵《移风易俗‘有理才有范’》、移风易俗公益宣传歌曲《春天-中华民风》等反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文艺演出,倡议大家凝心聚力建设好美丽、文明、富强的xx山。二是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我区着力中医正骨疗法(林氏中医骨伤疗法)、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等区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传承工作,并依托“关怀进社区”、“文化进村居”等系列活动,将特色非遗项目的宣传、体验送入基层。三是推进村(微型)博物馆建设。目前,我区已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xx博物馆、xxx博物馆、xx历史博物馆、xx博物馆、xx镇xx纪念馆、xx展示馆及xx名贤文博馆等xx座村(微型)博物馆。其中,xx名贤文博馆前后登上xx日报、xx晚报、海峡都市报、学习强国、福建日报等x家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平台,建新台屿乡村博物馆开馆至今,累计接待人次超过某余人。

  (三)重点改革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区各镇和xx街道下辖的xxx个村(社)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共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xx.xx万人,并全部完成20xx年、20xx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此外,已有xxx个村(社)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完成率

  xx.xx%。

  2.深化农村承包地改革。我区五镇共xx个行政村已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确权耕地总面积某.x亩,承包地块数某个,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某本,发证完成率xxx%。此外,我局不断健全完善区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五个涉农镇和区级流转服务平台实现全面联网运营。

  二、“十四五”工作思路

  (一)脱贫攻坚

  继续把强化产业对接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发动区内企业到xx投资兴业,支持两地园区、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强化与xx县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交流协作,使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群众心坎上。

  (二)乡村振兴

  1.以xx公司“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xx公司“现代农业总部经济大楼”项目、xx茶厂“xx”项目等为抓手,加速企业产能布局及解决产能瓶颈问题,促进和保护xx茉莉花茶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乡村开放合作发展,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我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水产冷冻食品、茶叶等农产品出口。

  2.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道路养护提升、铁路沿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厕所革命”、房前屋后“两违”建筑摸排清理等工作,同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监管机制,为建设“环境更美、品质更换、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现代化新xx作出新贡献。

  (三)重点改革

  1.全面总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对照农业农村部各项评估指标,全面开展自评,系统梳理落实改革任务工作举措,认真总结改革工作取得的成

  效。

  2.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

  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一、紧扣东西部扶贫和对口帮扶,脱贫攻坚有力推进

  (一)xx县东西部协作

  研究制定《xx县某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xx县某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专项行动方案》,逐一明确每项任务的具体责任单位,形成项目清单、任务清单。两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互访x次,共选派x名党政干部到xx县挂职,选派xx名优秀教师、xx名医疗专业人员、x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赴xx县开展义务支教、支医交流、指导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开展教师培训x场,某人参训,开展医务人员培训xx场,xxx人参训。落实帮扶资金某.xx万元,其中区财政某万元、市财政某.xx万元、社会捐赠资金资金某万元、捐物折款某万元。新引进企业x家,新增实际投资额x家,完成任务数xxx%,总投资额达某.xx万元,共带动贫困人口xxx人。通过福定农特馆、引进企业、政府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消费扶贫资金x.某某万元,带动某xx名贫困人口增收。利用已建成的劳务工作站、用工需求信息库、务工人员动态管理数据库、xx·xx扶贫对接劳务示范基地,向xx市、xx区输转劳动力共xx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xxx人(包括首次赴榕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xxx人)。今年新增村村结对xx个,实现村村结对达到xx个,累计落实村村结对帮扶资金xxx万元,新增村企结对xx个,累计落实结对帮扶资金xxx万元。

  (二)xx县对口帮扶

  区财政落实帮扶资金某万元,对口帮扶镇安排帮扶资金xx万元,其中某万元用于促进发展贫困户重点脱贫项目。印发《某年xx县xx协作工作要点》,细化责任,推动帮扶工作落实。积极对接xx县扶贫办,帮助xx企业销售口罩,销售额达x.xx万元。持续协调某年落地xx的东升茶厂、福民茶业x家企业的厂房选址、基地建设工作。

  二、立足农村资产清查和“三资”监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区xxx个村(社)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共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xx.xx万人。xxx个村(社)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完成率98.23%(二)开展20xx年、2019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

  全区xxx个村(社)全部完成某年、某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三)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每月对全区xxx个村集体的异常数据、做帐进度、库存现金等进行通报,督促问题整改;组织牵头在城门镇、盖山镇、建新镇举办了x场村集体“三资”网上公开业务培训班,规范“三资”系统使用。会同区纪委监委、区效能办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四)落实重点村某年度财务收支审计

  已完成对x个重点村的某年度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结论。

  (五)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

  针对辖区内xx家农民合作社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单xxx份,张贴海报x份,悬挂宣传条幅x条。完成家庭农场和规模农业经营户录入xx家。

  (六)深化农村承包地改革

  我区五镇共xx个行政村已完成确权登记工作,确权耕地总面积某.x亩,承包地块数某个,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某本,发证完成率xxx%。健全完善区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五镇和区级流转服务平台实现全面联网运营。

  (七)妥善处理涉农信访

  办理省、市农业部门及区信访局转来涉农信访件x件,及时办理“智慧xx”管理服务中心转来的诉求件xx件。

  三、奏好“振兴曲”,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一)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开展示范村垃圾干湿分类试点。我区10个示范村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其中螺洲镇、xx镇、建新镇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已选定,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牌已制作并安装;盖山镇下岐村整治已初具成效;城门镇也已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2.镇区品质提档升级。我区共有35条严管道路,各相关镇街均有一条以上严管道路。以“门前三包”为抓手,采取综合管理,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市容管理的全方面,实现目标全覆盖。通过智慧化手段采集沿街商户信息,形成被管理对象“一户一码”,实现在线查询违法行为、案件具体处罚情况及违法商户具体信息等。对违反“门前三包”存在店外店、占道经营的商户实行严管重罚,处罚一律按上限顶格执行。

  3.加大财政投入。区财政今年投入相关经费某x.某万元,包括公厕管理专项经费某.x万元、道路清扫保洁专项经费某x万元、“垃圾转运专项经费”某万元、“转运站、公厕建设(含提升改造)xxx万元”、“行政村污水治理项目资金”xx.某万元。

  4.铁路沿线整治。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共x大类xx项及火车南站贵宾厅站内绿化美化整治任务。现完成提升路政设施x处;打造生态景观面积某x平方米;完成新建绿地和绿化带面积某x平方米;完成火车南站贵宾厅绿

  化美化面积某平方米。火车南站站内绿化施工已于x月xx日进场,将力争于xx月中旬完成整治任务。

  5.xx月通过市人居环境考核组开展的市级考核验收。

  (二)抓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育

  1.开展龙头企业监测及增补工作,增补x家市级龙头企业。福建省神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拨付补助资金xx万元。

  2.加强和企业沟通,主动靠前服务,尤其是增产增效企业,每旬一联系、每月一走访,做好政策宣传,面对面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解决xx公司生产瓶颈问题,提高生产增速。协助xx联络市建设局调整用水指标,由某年标准某x吨调整为某年标准某x吨。指导辖区内xx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贷款贴息、电费补贴、网络销售项目补贴xxx万元,正待市里批复。走访企业xx家次,服务队走访企业xx家次。

  (三)土壤污染防治

  委托xx大学xx学院完成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定工作。委托xx公司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预计2020年xx月底前完成整体验收。

  (四)推进海洋经济项目

  推进“海洋鱼类蛋白源肽加工与利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示范”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某x万元,已完成投资某x万元,正待农业农村部验收。

  (五)抓好稳产保供

  1.制定并下发《xx区应对疫情抓好叶菜类生产保障供给的工作方案》,将春种蔬菜面积x.x万亩分解各镇,x月顺利完成春季蔬菜生产任务。

  2.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xx.xx万元,涉及耕地面积某.xxx亩,惠及农户某户。

  3.制定并下发《xx区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工作整治方案》,由属地镇街

  开展制止耕地抛荒撂荒工作,每周开展一次督导,实现督导乡镇全覆盖。

  4.完善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全区xx家农产品生产主体今年以来共赋码xx批次,激活追溯二维码某x个。组织开展“一品一码”培训x场,实现培训全覆盖。

  5.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抽检工作,共抽检蔬菜样品xx批次,送检样品全部合格。

  四、围绕“惠民生”,社会事业持续优化

  (一)开展安全大排查

  1.水土保持监督检查

  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x次,现场检查x个生产建设项目水保方案落实情况,下发整改通知书x份,下发申报水保方案通知书xx份,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xx个,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工作。

  x月举办我区首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培训班,xx、xx、xx等十余家建设单位共计xx余人参训。持续开展“六进”宣传,向各行业、各年龄层普及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文件,提高上述行业的水土保持安全责任意识。

  2.水利项目建设

  推进城门防洪堤xx堤段(xx至xx水闸段)除险加固工程,加固防洪堤x.x千米,完成林厝里水闸启闭设备更换,确保安全渡汛。完成2019年度城门龙江防洪堤段除险加固工程结算和下年度除险加固项目的前期工作。

  (二)安全生产

  重点检查农资企业、饲料安全、渔船安全、农机安全情况。制定《xx区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xx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

  治工作方案》《xx区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针对渔船安全设备配备情况共出动xxx人次开展检查xx次。检查拖拉机xx台次,发现并排除x处隐患,开展现场农机安全宣传活动x次。对我区x家农药生产企业开展安全检查x次。对辖区x家饲料企业进行生产安全检查xx次。完成我区水利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发现并排除隐患x项。

  (三)河湖长制工作

  1.完善规范公示牌。

  完善规范公示牌,全区统一设置省、市、区、镇街级河长公示牌273面,河长公示牌内容规范完整。

  2.引入社会化购买服务强化巡河员队伍

  全区河道专管员共巡查某x次,发现河道问题xxx件,处理问题xxx件,处置率达xx%。

  3.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

  对盖山镇六凤村x3处钢架结构房屋、xx、竹榄x处垃圾废品收购站、xx俱乐部(鸡鸭养殖基地)、xx江面“三无船舶”、xx村非法养鸭棚等违建进行全面拆除、清理,拆除面积达xxx平方米,并对xx南港沿岸进行复绿。

  4.搭建智慧河长平台

  设立河长制指挥中心平台、专管员监督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将某北港和全区xx条内河各项基础资料进行整合共享、科学分析、数据入库,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指挥得当、监控有力、快速反应、处置及时。

  (四)推进2020年“为民办实事”任务

  市级下达我区今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xxx亩。项目选址定于xx镇xx村,目前xxx亩任务已全部完成。

  五、落实农业综合执法,自身建设突出新担当

  (一)农资执法

  对全区农资经营网点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组织执法xx次,人数xxx人次,立案并办结农药案件x件。完成省、市下达的x批次的农资质量抽检任务。开展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线上线下执法检查,线上巡查xxx人次,巡查企业某家次,现场检查企业xx家次,出动执法人员xx人,对x家未按规定实施源头赋码管理的企业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二)兽药执法

  抽取x批次兽药、饲料xx批次送检,协调处理宠物医院投诉xx起。办理与正在办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类案件x起、兽药x起、动物诊疗类案件x起、动物防疫类案件x起、简易类案件x起、共结案x起,处没款合计某x元,维护兽药行业、饲料行业、宠物医院市场的健康和安全。

  (三)渔业执法

  积极落实闽江禁渔及海洋伏休监管执法,定期开展港口渔船清点,要求船东船主禁渔、伏休期间禁止作业。重点管控x艘大马力捕捞辅助船。全区所有海洋捕捞渔船和辅助船均安装北斗终端并xx小时开机,监控渔船出海安全生产作业情况和海上作业轨迹,防止利用渔船过泊、转渡、运载非法入境人员。

  (四)多部门联动

  区检察院联合区河长办、盖山镇等相关单位开展圆桌会议,协调解决办法,严禁侵占河道、非法采砂、堆砂,随意调整和侵占河道岸线等行为,共取缔非法砂场x处,推砂还江某多立方米。区水政执法人员配合市水政支队加强日常巡查,非法采砂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五)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

  我局每月对主办的x个督察件(xx镇xx新村外江面垃圾淤积问题、xx街道横江渡冬泳队违章搭盖问题、xx公司违建厂房粉尘噪音污染问题)各开展x次“回头看”,做好文字和照片留档,并及时将“回头看”和巡查情况报送xx

  生态环境局和微信网格监管系统。截至目前,xx次“回头看”均未发现回潮现象。

  六、2021年工作思路

  (一)脱贫攻坚

  1.加大劳动力组织输转和稳岗就业力度。继续充分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资金,认真落实交通补贴、生活补贴、岗位工资补贴等优惠政策,持续鼓励引导xx贫困劳动力赴我市、我区务工就业,全面保障工资待遇,落实稳岗就业政策,提高稳岗就业率,着力弥补上半年疫情影响带来的劳务损失。

  2.多渠道开展消费扶贫。利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时机,协我区相关电商运营企业、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超市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帮助群众增收。

  3.不断强化宣传报道力度。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积极宣传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先进事迹和特色亮点工作,营造各级乡镇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当地民众脱贫致富动力,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成效。

  (二)农村经济经营

  1.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推进村集体“三资”网上公开。

  2.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

  3.完成重点村202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社的指导力度,提升规范化水平。做好涉农信访、扫黑工作、农经统计等工作。

  (三)农业综合治理

  1.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

  (1)对照市级和我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各司其职,区

  委乡村振兴办负责牵头做好各项任务,各责任单位落实工作机制,完善工作计划,进一步做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沿路沿河沿江环境整治等的提升。鼓励各村进一步最大限度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民自治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解决。探索“村民事村民议、村民事村民定、村民事村民办”的村庄自治模式。

  (2)继续推动基层文化建设,通过建设文化场馆,将其打造成为村民生活的公共空间、教育审美的课堂、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同时把村居的根留住,将村民的乡愁留住,使xx更有记忆、更有韵味。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要持续增长,确保力度不断加大、总量持续增加。

  2.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及监督抽查工作,完善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准出管理,通过加强线上巡查、执法检查、宣传力度等方式,确保“一品一码”相关政策、法规、工作要求得到落实。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加大对水产品质量抽检力度,监测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加大对渔药、饲料使用的监管力度,打击违规用药的行为。

  3.农资执法检查

  持续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农药、种子、肥料等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和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发展。

  4.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动物诊疗管理

  针对目前存在的薄弱问题,切实抓好整改,确保各项防控工作落实到位。积极配合区公安分局开展肉品市场整顿联合执法,确保我区动物产品安全。继续开展兽药、宠物医院监管工作,配合生态环境局做好畜禽养殖回潮清理工作。

  5.抓好“双百双千”工作

  通过每周一联系,每月一走访的方式,做好问题,需求的收集汇总,急企业所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后顾之忧,确保增产满产。

  6.渔业工作

  (1)利用北斗终端加强对我区x艘异地作业停泊辅助船的管理,不定时开展登船安全检查,积极排除安全隐患。

  (2)强化渔业执法能力建设,提升渔业执法水平,加强宣传,不断提高渔业作业人员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3)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加大对水产品质量抽检力度,监测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加大对渔药、饲料使用的监管力度,打击违规用药的行为。加强宣传,不断提高渔船主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四)水利相关工作

  1.水利工程和水政执法

  做好我区区管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保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水政执法力度,加强《水法》《防洪法》宣传力度,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河道采砂违法行为和河道行洪区违法建筑行为。

  2.水土保持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责任落实跟踪检查,督促事前审批、事中监理监测、事后水保设施自主验收等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水土保持宣传,为我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精神动力,争取舆论支持。

  3.河湖长制工作

  (1)持续采取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鼓励举报等措施,保持严管高压态势加大惩处力度。对恶意违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力度,对涉嫌环境刑事犯罪案件,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防新增侵占河道违章建筑。严厉打击河道违法采堆砂行为。

  (2)广泛开展宣传和河道垃圾治理活动,一月一抽查,一季一督查,日常明察暗访等方式相结合,对镇(街)级河长、河长办、河道专管员履职情况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予以通报,并将发现的问题纳入区河长制工作年终考评。

篇三:农业十三五规划总结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攻坚期。为明确“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重点,进一步夯实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根据**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对接上级主管部门规划,制定《**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现实背景

  “十二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旅游兴市、城市发展、产业支撑总体工作布局的突出位置,深入贯彻“一核一极三区三基地”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我市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建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药材、生姜产业两个“**第一市”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强力抓好城郊商品蔬菜生产,奋力推进特色水果向“一村一品”发展,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成功争创**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粮食总产万吨,油料总产万吨,种植中药材万亩,生姜万亩,建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场镇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水果万亩;初步形成东北部低山区中药材、生姜基地,东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优质粮油基地,中部浅丘区商品蔬菜和特色水果基地三大板块;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种植业基地面积万亩。

  ——新型主体快速成长。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到2015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家,其中省级重点家、**市级家,产值过亿元的家,农民专合社家,家庭农场拥有各类农业产业

  化经营组织个,带动农户万户,联结基地万亩;农产品初加工以上,精深加工以上。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到2015年底,土地流转面积达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完善合作经营机制,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2年底,全市经工商注册的专业合作社达311家,注册资本12.2亿元,合作社入社农户和带动农户占总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61.8%,成为组织生产和联系市场的重要纽带。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到2015年底,全市培育10—10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11560户,其中种植100亩以上大户达到586户,种植面积9.1万亩。

  ——农旅结合共融互动。古城周边、**景区等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初步统计,全市发展农家乐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达20多家,实现年产值8500万元,销售农产品1万余吨;建立水果玉米、特色红薯、彩色花生等农餐对接特色农产品基地1.25万亩。

  ——基础条件有效改善。农村公路、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稳步推进。到2015年底,全市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余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三级以上标准农田达到万亩,占耕地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达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设施农业面积发展亩,累计发展户用沼气户。

  ——服务体系初步构建。深入推进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植物疫病防控有序开展,农业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物灾害得到有效防范。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

  二、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

  部分乡镇干部、群众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还未真正形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观念还未真正确立,以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较慢,“小而全”生产方式特征还很明显,产业模式还未真正突破,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还未真正改变。

  (二)发展动力明显减弱

  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国内外倒挂、“黄箱”政策接近上限两个“天花板”挤压,和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约束趋紧两道“紧箍咒”制约,原有发展动力明显减弱。**人均耕地等资源低于全省水平,中低产田土高达60%以上,有效灌面只有40%左右;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产品品种特色、品质特色、品牌特色不够突出,比较优势不明显,发展效益不凸显

  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基本上以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上自谋出路为主流,营销方式单一、组织化程度不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薄弱

  一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成果供给不足,转化率不高,支撑和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标准化工作推进不快,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商品率和资源产出率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农业疫病防控技术和资源替代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能力较弱,依靠科技振兴农业、依靠科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增加农业附加值还未真正实现。二是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不完善。乡镇农技人员主要工作精力未用于农技推广服务。农技队伍年龄偏大,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偏低,大多农技人员缺少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已有的农业社会服务机构承担社会化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服务农民作用有限,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五)农业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

  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严重。

  (六)龙头组织带动性辐射性不够强

  一是龙头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2015年实际销售收入总额不超过亿元,“亿千”企业不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大部分农业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科技创新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企业人才引进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现代管理能力不强。二是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高。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社大部分规模小,服务层次比较低,部分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到位,机制不灵活,与社员的利益关系不密切,存在无固定资产、无股份资金、无固定场所和无销售市场等“四无”现象。三是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企业发展产业化基地较少,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订单质量不高,同时缺乏对下游农户进行足够的种植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影响了生产过程中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农户种养殖收益受到一定影响。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自身发展局限,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不明显。

  (七)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虽然逐年加大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一是规划滞后。主要是传统农业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差异,对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适用性不强。二是设施薄弱。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三是管理缺失。土地不集中、种植不连片等问题造成渠道等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加上部分群众素质不高,“建而不管”、“建而不用”、“各自为政”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遵循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安全放心、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用统筹的理念规划农业,用工业化的集约经营理念管理农业,用市场、质量、竞争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建设“中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市”为目标,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三大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推进不同区域农业的差别化发展为路径,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科技驱动、更加注重服务和法治保障,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种养加一体、农旅显著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立农。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以构筑循环体系、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建立完善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努力实现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减少,农作物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废弃农药包装物与农膜基本有效回收的目标。二是坚持改革活农。以调动和发挥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农村资源要素配置优化、最大利用为目标,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主线,以建立确权、赋权、活权、保权的要素市场为重点,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产权流转体系,继续保持农业经营体制先发优势。三是坚持科技兴农。立足需求和应用导向,完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大力推广适合我市应用的先进农业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器换人、设施增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坚持“大院名校”与“乡土人才”并重,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四是坚持质量强农。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以全国放心示范县创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应用为载体,突出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快构建起生产经营规范、监管全程有力、质量安全优

  质的农产品质量建设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成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五是坚持多措惠农。综合运用改革、政策、市场、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大农业投资,倡导“万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步提高经营性收入;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支农政策,切实保障转移性收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持续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六是坚持依法治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农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在法治框架下活动,在法治保障中更健康、可持续前行。

  (三)发展目标

  ——主要农产品供给目标。到2020年,我市粮食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中药材、生姜、优质粮油、蔬菜、水果等5大产业整体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耕地质量建设目标。到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耕地地力提高l~2个等级,增强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产品品质优化目标。到2020年,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稳定在80%以上,其中国际二级以上优质稻力争达到40%;玉米专用优质率达到55%:优质专用薯类商品率达到65%;“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到95%以上;柑桔优质果率提高到70%以上;精细蔬菜比例达到60%以上;重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达到个以上,绿色食品达到个以上,有机食品达到个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达到个以上。

  ——农业支撑条件水平目标。2020年,全省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

  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覆盖率提高到8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

  ——农民收入与自我发展能力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5万人次,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农业生态环境目标。到2020年,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占适宜农户的80%,基本普及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化养殖场粪水沼气化处理率达到80%,实现“粪便肥料化,粪水沼气化”目标;以烧柴为主的农户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率达到90%;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通过净化沼气池进行有效治理;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使用面积达到80%以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不断提高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区水稻秸秆还田率达到95%,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态休闲农业总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生态休闲农业农庄(企业)达到30户。创建国家级生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0个,发展规模以上“农家乐”200个,培育经营规模上千万元的生态休闲农业省级龙头企业2家,带动发展一大批成长型的中小型生态休闲农业企业。

  四、主要任务

  (一)增强粮油生产能力

  粮油播种面积持续稳定在120万亩左右,粮油总产量保持稳定在40万吨以上。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结合实施国家千亿斤增粮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土改造等项目,到2020年努力,全市规划建设3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整体达到年亩产吨粮或亩产值达到万元的生产能力。一是藏粮于地。认真落实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集中连片建设10万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

  8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秸秆还田达到85%,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用药量减少30%以上,可控降解地膜推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3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二是藏粮于技。加快新品种推广,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大力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建设粮经复合型产业基地10万亩,集成推广应用综合技术,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达到8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100%,农产品无公害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三是藏粮于民。积极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保证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改善种粮农民的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培育3000户种植100亩以上的粮油生产型家庭农场、50家种植500亩以上的专合社。

  (二)构建“三区四带五群”发展格局

  (三)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拓展农业多功能,依托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价值链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到2020年,全市部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家,省级以上达到1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产值过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家,规范发展3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型家庭农场5000户,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品牌销售率达到50%以上,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到7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生态休闲农业总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企业)达到30户。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0个,发展规模以上“农家乐”200个,培育经营规模上千万元的生态休闲农业省级龙头企业2家,带动发展一大批成长型的中小型生态休闲农业企业。

  (四)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和促进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配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布局相协调、以集中育苗、育种为重点的良种繁育基地。积极实施10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推进农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促进新型农民培养。重点加强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农业节本增效控害、重大病虫综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农产品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农业节能减排、农业信息化、农业抗灾减灾等八大领域的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重点突破和熟化种子种苗、水稻机插、油菜机收、病虫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

  (五)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到2020年,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稳定在80%以上,其中国际二级以上优质稻力争达到40%,玉米专用优质率达到55%,优质专用薯类商品率达到65%,“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到95%以上,水果优质果率提高到70%以上,精细蔬菜比例达到60%以上。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市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通过认证的“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以上,基地面积50万亩以上,“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全市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60%以上,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0个以上。

  (六)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加强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坚持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大力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实施粮食作物与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间(复、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植,大幅度提高粮田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稳粮与增收的有机统一。大力推广应用种养结合的新型种养模式,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种养平衡发展。大力创新和利用“资源-废弃物-再

  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作畜禽饲料、还田肥料、食用菌基料、沼气能料利用,促进农业废弃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积极推广应用农作物高效节水微灌、肥水同灌、钢管大棚、避雨棚架等设施,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培育农村沼气服务组织,健全沼气服务网点,多渠道扩大“三沼”综合利用。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分别达80%和80%以上。加快推行农业生态化。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范工业和生活污染影响农业生产。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推广力度,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氮、磷等排放,推进农业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轻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到2016年,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率均达到80%以上,化肥利用率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0%。

  (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

推荐访问:农业十三五规划总结 规划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