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6篇)

神洲文档网 发表于2023-05-04 14:30:03 本文已影响

篇一: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和落脚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应当构建以核心思维、核心能力、核心行为为主体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类型多样,不同类型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尽相同。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进入社会,从学校到职场、从“学校人”到“职业人”、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跨度变化较大。因此,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赋予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内涵。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应当以核心思维、核心能力、核心行为为主体,从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社会的最重要素养。

  核心思维。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是对新输入信息与大脑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心---------------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智操作的过程。职业学校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需要面对和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关系,这就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具有理性思维,学生进入职场,面对全新的领域、全新的职业岗位和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需要学生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理解和掌握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有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行为。要具有批判思维,现代化社会变化万千,信息量大且获得途径多,如何获取、梳理、选择、传播、使用信息,这就需要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做到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正确选择和决定。要具有创新思维,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勇于实践、不惧失败、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要具有合作性思维,学生进入社会、走人职场,就要与人打交道,现代社会合作是主流,在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的复杂的关系之中,要善于与各种人开展合作,主动融入集体之中,具有团队精神,而不是选择对抗与伤害。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思维,学生进入社会也要与---------------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自然打交道,需要正确对待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要有节能减排、勤俭节约意识,倡导绿色环保。要有自我管控思维,人在生活中,要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要形成自我管控的思维,管控自己的目标、言行、心理、情绪,不断与自身对话,具有健康积极的心态。而这些恰恰是大多数职校学生所缺乏的,因此,需要强化核心思维培养。

  核心能力。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它直接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前职校学生大多综合能力不强,制约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因此要加强核心能力培养。人的能力具有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但其中最核心的是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职业能力。学习能力是为了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进步、技术变化、企业转型、岗位转换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乐学善学,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勤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认真审视,善于总结经验,适时选择和调整学习策略---------------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和方法;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价、鉴别、使用信息,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生存能力是为了使学生珍爱生命,谋求良好的生存、发展,拥有幸福人生,要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正确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自尊、自强,坚韧乐观,能调节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良好的抗挫能力;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动力;具有劳动意识,能尊重劳动,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不断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自己创造成功生活。职业能力是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它主要包括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和运用的专业能力;对于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选择和运用的方法能力;对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社会能力。

  核心行为。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在实现---------------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行为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或所通过的途径。大部分职校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进入职场,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面临着个人、集体、国家利益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是职校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职业教育要让学生理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的原则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工作、学习、生活的意义、价值和相互关系,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规矩和法律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筑牢法律、纪律、规矩底线,依法办事,远离违法犯罪,勇于和善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具有责任意识,能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具有道德意识,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具有廉洁意识,善于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有较高的免疫能力,廉洁从职,远离各种不良诱惑,经得起各种考验。

  总之,职业教育只有注重培养学生以核心思维、---------------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核心能力、核心行为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篇二: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

  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

  “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

  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其落实离不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目前,教育部门和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核心素养实施路径探索。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介绍,未来核心素养将体现在高考改革中。

  心素养”是一个热词,从职业学校的校长到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和相关老师都在讨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如何落地?大家各抒己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德育的升级版;2、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社团活动来呈现;3、核心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核心素养是培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5、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开展……

  概念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少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

  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文

  件

  2016年6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发并实施,2016年9月,教育部项目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017年7月2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理想信念,锻炼道德情操,强化法治纪律,促进文明养成;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夯实文化基础,提升人文修养,加强生涯规划: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培植双创意识;以身心健康为基础,锻造强健体魄,培育健康心理,加强社会实践。

  途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

  种种迹象表明深化课程改革才能带动核心素养的实践转化。中职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课堂,课堂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师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者。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细化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以中职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的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方面进行落实。

  “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其目的是让中职学生学习时能够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中职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尊重学生主体,引领探究学习

  。要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三、设置讨论环节,培养创新思维

  。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正在推动课堂教与学的变革。应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各个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篇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目前整体上已经完成了以“增量发展”为主的外延扩张,这是几天来各位专家的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给出的明确判断。在此背景之下,要真正按照鲁昕副部长今天上午讲话中指出的“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要求,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科学设计和正确选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就必须及时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轨道。这当中,至少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要点:

  一、以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突出人的发展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可见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在人的发展上。然而,在“高职教育的价值还只停留在一些专家、领导人和高职教育工作者等‘精英’的头脑中,大众并不理解、认可高职教育的价值”(何光辉:

  《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视角》,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2期)的背景下,人的发展能否真正得到凸显,“高职教育能否在培养学生高技能的同时,重点关注其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确立自信,拥有一份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并悦纳自己,以更快地走向成熟。即在世俗行为与价值理性的整

  合中,能否通过高职教育使高职学生习得健全的人格理想、正常的道德心态以及现代的生活方式,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变革,从而在世俗现实的生存竞争中,找到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刘宗劲:《高职教育研究述评、发展追问及战略调整》,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质量工程的实施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实施必须以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人的发展作为逻辑起点。也只有如此,它才能把握自己推进的过程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因为突出人的发展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类型定位,使职业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为此争得了自己的“生存权”;突出人的发展的培养目标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定位,因此高职教育以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标准作为自身的质量定位,为社会培养应需切用的高技能人才。

  二、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彰显工学结合

  尽管在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宏观背景之下,“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显得有诸多局限性,但在操作的层面上,对于多数职业院校来讲,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长时间内,校企合作办学仍然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路径,这一点必须充分肯定。通过合作,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等资源,可以弥补学校实训条件的不足,保证“工”的落实到位和“学”的实用有效;“教学做一体”是实现工学结合的直接的方法,做中

  学、学中做,反复循环,使学生真正掌握岗位技能;工学结合是高职办学的必然要求,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一时之举,而是必须长期坚持和深度开展的高职“质量工程”的保障举措,应当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确保工学结合的实施到位。换言之,人们常把“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连起来使用和理解,将它看作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三、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强调能力本位

  按照鲁听副部长的说法,课程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直接载体,所以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核心环节。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项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强化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程度,强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程度,强化学生学习特性与课程实施的吻合程度,抓好课程改革与建设;要分析解构原有的学科体

  系,着力重构能力本位框架下的行动课程体系模式,创新以项目、产品、案例、任务等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建构符合职教特点和规律的课程体系,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界有人提出一种“新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力图构建一种“从单项职业能力到综合职业能力融合典型工作任务的链式模块化课程模式”,并强调“第一,面向整个职业工作过程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各单项能力的系统整合,整合了劳动者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特别是与专业不直接相关但对个体生涯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能力;第二,综合职业能力总是与一定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来获得”,所以“该模式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隐性课程嵌入课程模块符合关键能力掌握规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模块,有利于学生设计与建构能力培养和工作经验经历的获取”(梁燕:《新能力本位――高职课程模式构建取向》,载《职教论坛》2009年第9期)。果真能构建这样的课程模式,对确保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显然功不可没。

  四、以促进就业为落脚点,提供生存保障

  尽管一些学者批评高职教育实践中“以就业为导向”被衍化为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但我们认为那是操作实践方面出了问题,单纯就当前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走向而言,“以就业

  为导向”的发展定位显然是正确的。操作的失误源于对高职教育“就业”目标的片面性理解,导致高职教育实践定位的狭隘性和庸俗化,严重脱离教育本位,是高职教育在低水平徘徊的重要原因。其实,“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的是高职教育应该贴近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更好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注意的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而不是以就业为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在信息爆炸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发展,具备可持续的就业能力,才不至于今天就业明天失业。克服在‘以就业为导向’问题上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的片面认识,培养出既具有精熟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陈秀泉:《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构建》,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所以,在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中国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异常重要,就业是每一个人获得生存的基本前提,是生活来源的保证,也是发展进步的基础;就业是现阶段人们对高职办学质量的验收标准,也是高职办学成效的外显性标识,不管哪一个层次的技能人才都如此。抓住就业问题,就是找到了高职教育的“根本”和“灵魂”,确保学生的就业就等于提供了他的生活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理所当

  然必须关注学生能否就业的问题。

  这里讨论的问题是当下的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不以此为基础,谈不上高职教育的上下衔接,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也将是一句空话。不言当下,何谈将来?

篇四: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那么,中职学生应该如何发展核心素养呢?

  中职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认知、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能力。中职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中职学生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开展活动、进行研究等方面所具备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中职学生应该具备开放的思维,勇于尝试新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中职学生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具备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中职学生应该具备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中职学生应该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学生在团队中所具备的沟通、协作、领导等方面的能力。中职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应该具备领导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五: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摘要:中职教育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形势下越来越受欢迎,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时,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职业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在学习中能否超越受普通教育的学生,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眼前的成绩,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并不是十分看重,导致学生失去了很多进步的机会。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核心素养

  重要性

  培养方法

  一、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失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职业核心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所从事的任何行业、职业或者工作岗位都普遍存在且不可或缺的,也是除岗位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以外最基本、最关键的素养。

  二、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从企业需求层面分析。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企业对用工的要求已然发生变革,生产方式从低端的技能操作步入高端技能操作,提升了人才需求的新层次。某知名企业总监曾说过,招聘时我们并不只是单单看应聘者的业务能力,更主要的是看其是否具备诚信的品质,是否能快速融入企业,是否能接受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及企业赋予的使命感。

  2.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的体现,唯有重视才能体现学校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改变。中职学校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才能符合社会需求。学校必须将职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一齐抓,全面提高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摒弃只培养学生一种技能的片面观念。这样才能够开辟出广阔的就业市场,才能够保持高的就业率,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才能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3.从学生个体的发展分析。企业的生产组织随科技发展而发生改变,学生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核心素养,否则无法应对新的职业环境带来的变化,甚至会有失业的风险。从部分历届的优秀中职毕业生调研统计发现,更多的成功因素是在职业核心素养方面有所突出。

  三、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途径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现象,对于中职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进行。

  1.确立班集体目标。优良的班风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产生渗透作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熏陶并且被同化。作为班级的班主任,首先要带领学生营造出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追赶的风气,在生活中互帮互助,亲密无间,既能团结协作,又能公平竞争,努力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

  2.确立个人核心素质培养的目标。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个人品德的形成,但是,学生的个人修养应该使其作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存在,而不是因为老师空洞的说教和家长死板的要求。现今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可以得到社会认可的人才,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才”。诚实守信、开放合作、开拓创新是作为一个成功的人所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品质。作为班级的班主任,应结合班级每位学生的自身情况及其性格特点,确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德育目标,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现阶段一部分中职生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将子女送去学校,教育便是学校的责任,殊不知,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优秀子女的最重要的基石。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平常应配合学校,加强对于子女的思想教育。

  综上所述,中职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对于其今后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却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并且取得良好成效的工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是来自于社会、个人、学校以及家庭各个方面共同力的成果。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职学生能够就业就好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来能够就业,而且就好业,甚至可以创业。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黄丽娟

  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反思[J].教育界,2016,(12):141.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6.12.115。

  [2]沈雪

  浅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5),46-47。

  [3]赵功成

  浅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以中职《外贸业务协调》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8),248-249。

篇六: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从单纯的技能要求转变为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核心素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应该在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探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首先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职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不但要注重技能的培训,而且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其中,职业修养包括个人的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规范和一定的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则强调的是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遵守的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信念,以便更好的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另外,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职业竞赛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礼仪修养和沟通技巧的提升,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表现和交流能力。

  二、构建完善的职业导向体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应该构建完善的职业导向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以提供全面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职业测评体系,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优劣势,并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供就业资源和职业培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上,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化、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管理,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日常教育中,高职院校应该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构建完善的职业导向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使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具备更加完整和优质的职业核心素质。

推荐访问: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职业学校 素养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