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关于六大育人途径(精选范文5篇)

神洲文档网 发表于2023-03-11 08:05:12 本文已影响

育人:育人育人:2006年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大育人途径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六大育人途径5篇

六大育人途径篇1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第四十条明确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使全面从严治党的尺子越来越清晰。

其主要特征是:

1、客观性。党的纪律并不是主观意志的表现,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无产阶级的纪律,是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物质条件中形成的,是社会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则是无产阶级的纪律性的集中体现。

2、严肃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是严密的有组织的整体。而这种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则有赖于党内实行严格的纪律。当某种建议和意见一经在党的会议上讨论通过,形成了决议,便对整个党的组织和党员都适用,都具有同等的约束力,党的每个组织和党员必须执行。不执行党的决议,也就违背了党的纪律。谁若违犯了纪律,谁就要受到纪律的制裁。

3、自觉性。共产党员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进分子,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组织、自由与纪律的辩证统一关系,把遵守党的纪律视为对党应尽的义务,视为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4、民主性。党的纪律是以允许党内自由讨论和自由批评为前提的。党员在党内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既是党的纪律的执行者,又是党的纪律的制定者。党的任何一项纪律都是在党员或者党员代表充分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既符合党的根本利益,也集中体现了大多数党员个人的意志。

历史发展

历史发展

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信.探讨建立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的科学概念,信中说:“党的组织为极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分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

1921年.一大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六条规定,“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

1922年7月,二大在党章第四章中第一次提出了9条纪律。首先提出了“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并明文规定,党员言论行动违背党章,无故连续二次不到会,欠缴党费三个月,无故连续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留党察看期满而不改悟,泄漏本党秘密等,犯有一条就可开除党籍。党的三大、四大的党章在党的纪律规定中沿用了二大党章的提法。

1927年6月,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党章进行了修改,其中第九章纪律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严格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及全体党部最初的最重要的义务”,同时还规定了不执行上级机关的决议及其他破坏党的行为的党部则给予警告,改组、重新登记(解散组织)的处罚;是党员个人的则给予警告、取消工作、留党察看及开除党籍等处罚。

1928年7月,党的六大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详细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三项根本原则,这有利于纠正党内存在的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两种倾向,正确处理党内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对党的建设影响深远。在第十三章党的财政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党员无充分理由连续三月不缴党费者,以自愿脱党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的科学论断。这次全会还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制定并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

1945年6月,党的七大党章第一次把党的纪律写进总纲:“中国共产党是按民主的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是以自觉的、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的纪律联结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织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常注意清除自己队伍中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出党。”

同时,首次将“四个服从”作为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载入党章,即“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基本保持了七大党章的结构体系 [1]  ,改为四个“必须服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总结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革”中的严重教训,以更准确的语言再次重申了八大党章对“四个服从”的表述,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它不仅概括严谨、科学,而且从总体上确立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整秩序,因此,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党章均沿袭了十二大党章的规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对全体共产党员和党组织提出的最基本的纪律要求: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杜绝派性;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党章在总章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了三项基本要求,即“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首次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载入总纲,并指明这是“全党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十二大党章又专门恢复了党的纪律一章,把加强党的纪律放在重要位置,对党员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仅规定每个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而且还规定了对党员各种程度不同的违纪行为的处分办法,对违犯纪律的党员给以应有的批评和处分,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除出党,并增加了第八章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1995年9月,江泽民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指出:“我们讲加强政治纪律,最基本的就要遵守党章,按党章的规定去做。”“讲政治纪律,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

十四大党章由十三大党章的三项基本要求改为四项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政治、思想、作风、组织四个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成为全党必须遵守的纪律。十五大、十六大党章一直沿袭了十四大党章四项基本要求的表述。十六大党章第三十七条中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要给予纪律处分,并规定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五种党的纪律处分。

199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首次制定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条例分十三章,172条。内容包括条例的指导思想、任务和实施范围,实施党纪处分的原则,违犯纪律和纪律处分的种类,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对违法犯罪党员的党纪处分等,同时对各类违纪错误的定性处理作了具体规定。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这是在1997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基础上修订颁布的。《党纪处分条例》的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制度创新。它顺应时代要求,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纪处分条例》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对于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的是违纪行为,应当根据情节给予党纪处分,以保证我们党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规定在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时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以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重教育、重挽救的原则;它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规定对于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党员,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纪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不断完善

党章第四十条规定: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处分、组织调整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严重违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

内容分类

中国共产党从来是一个有伟大理想和严明纪律的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的纪律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可靠保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目前,党已经拥有七千多万党员,正领导着十几亿人口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空前伟大而艰巨。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多次向全党提出增强党的纪律观念的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  十九大党章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牵头的管总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要遵守和维护党章,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强化党内监督,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全党团结统一。

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全党组织纪律性。组织纪律是规范和处理党的各级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要把“四个服从”作为最基本的纪律,督促党员干部强化组织意识,严格遵守组织制度和程序,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请示报告制度,严格按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办事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

严明党的廉洁纪律,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廉洁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的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保障。腐败是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要严肃查处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和权色交易行为,超标准、超范围接待以及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严明党的群众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处理党群关系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要坚守人民立场,增强群众感情,提高群众工作本领,严肃查处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摊派费用以及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等行为,严肃查处在社会保障、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的行为,严肃查处对待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态度恶劣等行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严明党的工作纪律,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工作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党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要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严肃追究对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或者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行为,严肃追究党组织负责人不负责任或者疏于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装聋作哑、避重就轻等行为,确保全面从严洽党政治责任落到实处。

严明党的生活纪律,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生活纪律是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涉及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直接关系党的形象。要严肃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追求低级趣味等行为,严肃查处违背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督促党员干部在生活上作好表率。

六大纪律相互联系、相互统一,涵盖党的纪律各个方面,体现了对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为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有力武器,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提供了重要保证

六大育人途径篇2

六大纶

在合成纤维中,绦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和氯纶被称为“六大纶”。

合成纤维是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得单体,“六大纶”都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优点,而且每一种还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它们除了供人类穿着外,在生产和国防上也有很多用途。例如,锦纶可制衣料织品、降落伞绳、轮胎帘子线、缆绳和渔网等。

聚酰胺纤维(锦纶/尼龙):强度与耐磨性能好。制作针织品、混纺织物、工业用布、轮胎帘子线、渔网、缆绳。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PET):弹性好、强度高、吸水性差。做纺织材料、电绝缘材料、渔网、绳索、轮胎帘子线、降落伞、宇航服等。也可做成薄膜,制作电影胶片、录音录像带、磁卡等。

聚丙烯腈纤维(腈纶/PAN):质轻、弹性好,人称“人造羊毛”。可与羊毛、棉等混纺,制作毛线、毛织物、棉织物、人造毛皮、地毯、窗帘等。

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PVFM):吸湿性优良,有“合成棉花“之称。可与棉花混纺,做维棉混纺织物,做滤布、帆布、传送带等

聚氯乙烯纤维(氯纶/PVC):难燃、耐酸、碱,吸湿性差。可编织窗纱、筛网、网袋与绳子,制毛线、毛毯、棉絮、滤布等。

聚丙烯纤维(丙纶/PP):耐麻磨、强度高,耐酸碱,耐老化性能差。制作地毯、编织袋、绳索、滤布、包装材料等。

塑料是重要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了解能详细塑料的分类,不仅能帮助我们科学地使用塑料制品,也有利于塑料的分类回收,并有效控制和减少“白色污染”。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酯)】 “1号”PET常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使用:它只能耐热至70 ℃,易变形。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并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科学家还发现,1号塑料品使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注意: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反而得不偿失。

【HDPE高密度聚乙烯 】“2号”HDPE常用于: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包装。

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

注意:很难彻底清洁,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 PVC聚氯乙烯】“3号”PVC常用于: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很少用于食品包装。

使用:这种材质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 ℃,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都会释放有毒物。若随食物进入人体,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注意: 不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 LDPE低密度聚乙烯】 “4号”LDPE常用于:保鲜膜、塑料膜等。

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 ℃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食物中的油脂也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放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高温时产生有害物质,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注意:用微波炉加热,别用保鲜膜包裹食物。

【PP聚丙烯】“5号”PP常用于:微波炉餐盒。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 ℃,是唯一可以安全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注意: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PS聚苯乙烯】“6号”PS常用于: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使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乘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注意: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PC其它类】“7号”PC其它类常用于:水壶、水杯、奶瓶。

百货公司常用这样材质的水杯当赠品。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的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直晒。

六大育人途径篇3

家校协同育人的六大策略
作者:苏贡国
来源:《中小学班主任》2020年第01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包含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完善,家庭教育在育人的角度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关注的重要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教育融合的焦点。

        一、班级管理中家校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生好孩子是妈妈的愿望,养好孩子是家庭的义务,教好孩子是教师的责任。学生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两个教育的主体,以成长生活为基础的家庭教育及以学习生活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两个教育主体不是矛盾的对立体,而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1.学校教育实施教育目标,学生的班级生活需要家长

        当代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孩子们的天堂。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境,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每一位学生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教育认识。学生待在40多人组成的群体中,群体意识及群体文化存在差异,这必然会引发学生间心智理解碰撞,甚至是成长的困惑。学生无障碍地融入班级环境,认同班级文化,需要家长的参与引导。学生的班级生活是他们今后社会生活的缩影,如何有效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这需要家长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铺垫。

        2.家庭教育传导社会理念,学生的家庭生活需要教师

        生活处处是教育,生活时时是教育。教育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隐藏于生活的时时刻刻。家是学生生活的归宿,学生的家庭生活素养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是学生生活行为的第一观察者。学生的不良习性是家庭教育的软肋,是家庭成长过程中一路携带的,仅依靠家长是无法解决的。教师客观性评价、公正性引导可纠正家庭教育的误区,弥补家庭教育不足,有教师参与的家庭教育才会更加完美。

六大育人途径篇4

践行六大德育途径 推进“六位一体”模式

○孙建广

【摘 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六大途径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围绕六大途径,我校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以“课程明德、文化润德、活动塑德、实践验德、管理依德、协同筑德”为核心的“六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期刊名称】河北教育:德育版

【年(卷),期】2018(000)006

【总页数】1

【关键词】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育人;中小学;课程;文化;协同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六大途径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围绕六大途径,我校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以“课程明德、文化润德、活动塑德、实践验德、管理依德、协同筑德”为核心的“六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1.课程明德,细化落实。德育为先首先应该体现在课程上。我们将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我校还自主开发了《文明礼仪我最棒》《巨鹿故事》《我们的节日》等校本课程。教师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2.文化润德,内涵丰富。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开启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引领学生道德成长。作为全国新教育实验成员学校,我们秉承新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晨诵、午读、暮省,过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学生把诵读的感情和诗的意境、思想融为一体,生动地诠释出古代经典诗文的韵律美和景象美,提高了追求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的道德情操。

3.活动塑德,有声有色。德育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将德育融入班队活动、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中,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内化为自身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党、爱国情感。比如,清明节祭扫烈士墓、重阳节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等。每逢国庆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建队日等重要时刻,我们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将德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夯实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六大育人途径篇5

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务实精神也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

十字绣□ 编制类□ 银饰制品类□ 串珠首饰类□

(5) 资金问题

送人□ 有实用价值□ 装饰□

我们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但我们也不乏缺少潮流时尚的理念,没有哪个女生是不喜欢琳琅满目的小饰品,珠光宝气、穿金戴银便是时尚的时代早已被推出轨道,简洁、个性化的饰品成为现代时尚女性的钟爱。因此饰品这一行总是吸引很多投资者的目光。然而我们女生更注重的是感性消费,我们的消费欲望往往建立在潮流、时尚和产品的新颖性上,所以要想在饰品行业有立足之地,又尚未具备雄厚的资金条件的话,就有必要与传统首饰区别开来,自制饰品就是近一两年来沿海城市最新流行的一种。

功能性手工艺品。不同的玉石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石榴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风湿和关节炎;白水晶则可以增强记忆力;茶晶能够帮助镇定情绪,缓解失眠、头昏等症状。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自行搭配,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2003年,全年商品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现在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当然也不会闲着,在装扮上也不俱一格,那么对作为必备道具的饰品多样性的要求也就可想而知了。

自制性手工艺品。自制饰品其实很简单,工艺一点也不复杂。近两年来,由于手机的普及,自制的手机挂坠特别受欢迎。

还有一点就是beadwork公司在“碧芝自制饰品店”内设立了一个完全的弹性价格空间:选择饰珠的种类和多少是由顾客自己掌握,所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进行取舍;此外由于是顾客自己制作,所以从原料到成品的附加值就可以自己享用。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

评价体系(试行)

根据《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现制定全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如下。

第一章 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凸显德育生活化、体验化、地域化等特点,科学构建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基。

第二章 德育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中小学生。

(二)学段目标

1.小学。培养具有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诚实守纪的品质、乐学向上的志趣的小学生。

第三章 德育内容体系

(一)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为:爱的情感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学会感恩教育、激趣砺志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等八个系列。

1.爱的情感教育系列

(1)爱自己、爱亲人、悦纳他人的教育。

(2)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爱社区的教育。

(3)知晓荆楚文化、了解城市历史、体验地域风情、感受武汉精神的教育。

(4)敬国旗、唱国歌、初步知晓祖国历史和基本国情的爱国主义教育。

(5)诵读经典、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

2.习惯养成教育系列

(6)学会自理、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7)遵章守纪、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8)规范书写、专心倾听、积极思考、认真作业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诚实守信教育系列

(9)学习信义典范、树立诚信意识的教育。

(10)诚实自律、守时守约美德的教育。

(11)遵守基本规则、社会公德的教育。

4.责任担当教育系列

(12)了解责任、乐于为集体服务的教育。

(13)初步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5.学会感恩教育系列

(14)感恩父母的教育。

(15)感恩他人的教育

(16)感恩社会的教育。

6.激趣砺志教育系列

(17)激趣乐学、会学乐思的教育。

(18)勤奋向上、磨炼意志的教育。

(19)怀抱理想、立志成才的教育。

7.环境保护教育系列

(20)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21)不攀比消费、不浪费资源、勤俭节约品质的教育。

8.珍爱生命教育系列

(22)健康生活、科学运动的教育。

(23)安全自护自救的教育。

(24)心理疏导、学会适应的教育。

第四章 德育路径体系

围绕有效德育目标、内容,按照“全员参与,便于操作”的工作思路架构,有针对性地选择七条路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

1.提升教师学科德育意识与能力。引导教师提高道德素养和育人水平,坚持引导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实现育人无痕。

2.挖掘学科课程德育资源。发挥学科课程潜移默化的育德功能,突出“以情育人”、“以史育人”、“以美育人”、“以理育人”。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寓德于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渗透。

(二)德育课程与德育实践

1.全面落实德育课程目标与要求。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加强德育课程教学工作,促进学生道德知识内化。

2.积极开展地方、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根据区域、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需要,科学设计、开发或选用富有特色的地方、校本德育教材,推动德育课程化建设。

3.精心开展校园德育实践。落实晨夕会、升国旗仪式、主题(队)班会等德育常规,发挥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育德功能。利用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开(散)学式、毕业典礼等特殊纪念日等开展道德实践,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保证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每周活动时间。

(三)班级建设与班级管理

1.营造班级环境。制定班歌、班训、班旗、班徽,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班风。布置好教室,让班级环境温馨宜人,育人无声。

2.加强班级管理。民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3.打造班级特色。确立班级共同愿景,提升班级育人功能与实效,形成适应学情、体现班情、特色鲜明的班级育人风格,彰显班级特色,打造班级建设品牌。

(四)社会实践

1.丰富社区实践活动。促进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交流互动,组织开展公益劳动、扶贫帮困、科技环保、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推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互惠。

2.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区位优势,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形式,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学生交流活动。

(五)校园文化建设

1.凸显精神文化。以树立先进理念为核心,探索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规划办学愿景。依托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彰显精神内涵的文化载体,塑造核心价值观,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

2.完善制度文化。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将制度文化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

3.强化行为文化。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突出师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公民道德教育,发挥教师榜样对学生行为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作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丰富课程文化。转变教与学方式,整合课程资源,培育具有个性的学校课程和课程文化。开发以素质为核心、以实践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

5.提升环境文化。系统规划和设计校园环境文化,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搭建“四位一体”(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六)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年度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在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课表,保证小学、初中每学期不少于6节心理健康课,普通高中每学期不少于8节心理健康课。

3.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与管理。建设符合专业要求的心理辅导机构,切实发挥心理辅导机构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工作。通过心理咨询、交心谈心、拓展活动等形式,减缓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增强学校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

(七)“三位一体”合力育人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好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密切家校联系,推动学校、家庭形成共育合力。

2.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环境共建、教育互补、评价对接等工作,实现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无缝对接。

3.发挥行业资源优势。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城管副校长等,设置校园安全岗,定期开展法制、安全等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第五章 德育工作推进体系

(一)实施行政主导与专业指导推进

1.健全行政管理机构。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强化行政主导,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德育工作有序落实。

2.建立专业指导机构。市、区、校三级教科研部门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发挥专业指导、专题培训等优势。

3.建立市区联系制度。市、区、校三级健全完善德育工作单月专题研究制度、学期专题活动制度和年度总结推进制度,加强纵向联系,强化横向互动,整合力量,共同推进。

(二)实施科研引领与人才培养推进

1.加强有效德育科学研究。发挥市有效德育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学术研究和一线指导,促进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的有效结合。

2.强化德育工作者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班主任、德育干部及教科研人员开展全员轮训,强化德育区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能力。

3.畅通德育工作者成长渠道。在劳模(先进)、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评定、职称评聘、校级干部提拔等评先推优工作中,落实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政策。建立面向全体教师的优秀德育工作者评先表彰机制,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积极性。

(三)实施考核评价与榜样激励推进

1.实施市区两级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建立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定期对“五大体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建立德育全覆盖下校工作制度,对有效德育目标达成度、内容落实度、路径契合度等进行常态化检查、指导。

2.建立市区两级德育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市、区两级绩效考核范畴,逐步加大其在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中的权重。

3.建立完善市区两级德育表彰奖励制度。市、区教育局间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考评工作,推出以“功勋”、“十佳”、“百优”班主任为代表的有效德育先进工作者群体,探索、培育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有效德育育人模式与实践成果。

(四)实施保障支撑与技术支持推进

1.加强经费保障。市、区教育局为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中小学在生均公用经费中保障德育工作开展所必需的经费。

2.研制系列工作规程。研制《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干部工作指导手册》、《武汉市班主任工作规程》、《武汉市中小学校德育一日常规指导意见》,保证学校德育时间、阵地、人员的有效落实和常规工作的规范开展。

3.搭建技术支撑平台。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网络资源库,利用校园网、教育论坛、班级(校长、班主任、教师)博客、教师(家长)论坛、班级QQ群等方式,推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网上多方互动,促进德育研究成果及时共享。

(五)实施多方联动与合力育人推进

1.完善学校全员育德制度。推广实行班科联系制(集体备班制),探索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师合力育德能力。

2.探索校片区协作推进制度。加强区域、校际之间德育工作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利用学区学片、德育工作特色发展联盟等平台,打造德育工作共同体,提升学区和区域整体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构建多方联系工作制度。优化中小学生成长社会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六章 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1.方向性与针对性相结合。评价要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要求相一致,与有效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体系相衔接,与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适应,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又因地制宜推动区校德育创新,彰显武汉德育特色。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内容全面化和评价指标分层化,既通过定量评价客观掌握德育实情,又通过定性评价全面了解德育工作现状。

3.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立足德育工作实际,既体现评价要素的合理性,又体现评价目标、内容、过程、程序、方式及结果采信的人文性与有效性。

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为目标,注重评价过程的调控与改进功能,突出检查德育工作目标达成水平,既发挥评价结果效益,又适时调整德育工作策略。

(二)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包括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学生。侧重评价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进有效德育工作情况,学生评价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考核验证依据。

(三)评价内容

1.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组织与规划、管理与指导、激励与保障、成效与特色。

2.学校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路径、德育效果。

3.学生德育发展状况评价。具体参见《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各学段学生德育评价目标、内容与要素。

(四)评价方法

采取现场观察、设置情景、问卷调查、资料查阅、访谈、听取汇报等形式。

(五)评价呈现

1.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对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效德育工作实行等级评价。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的四项一级指标,各项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优秀等级,90—100分;良好等级,75—89分;合格等级,60—74 分;不合格等级,59分以下。

2.学校评价

对学校有效德育工作实行星级评价。学校评价的四项一级指标,各项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4个星等:优秀等级,90—100分,授予“★★★★★”标识;良好等级,75—89分,授予“★★★”标识;合格等级,60—74 分,授予“★”标识;不合格等级,59分以下。

3.评价奖励

(1)在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专项检查中,对考核为优秀等级、良好等级的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授予“市有效德育建设示范区”、“市有效德育建设先进区”;对考核获得不同星级的学校授予 “市有效德育‘★’星学校”(“★”代表“一、三、五”)星级称号标志牌。

(2)坚持一票否决原则。凡学年内查实有严重违反师德师风事件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区、校,在当年德育工作评价考核中一票否决。

3.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检验学校有效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德育评价采用抽样评价方式。学生评价标准参见《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六)评价管理

1.各区教育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订本区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类人员在实施德育评价过程中的职责。

2.学校要构建有效德育评价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对管理干部和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体现有效德育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附件:

1.武汉市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一览表

2.武汉市初中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一览表

3.武汉市普通高中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一览表

4.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区级教育行政部门)

5.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校)


附件1 武汉市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一览表

总目标

年段

学段目标

目标要素

有效德育内容

有效德育路径

爱的

情感

雅的

言行

新的

意识

善的

品质

美的

志趣

1

|

2

团结友爱的情感

爱自己

爱他人

爱家庭

爱集体

爱家乡

爱祖国

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教育

2.关爱同伴、重视友谊、合作分享的教育

3.孝亲敬长、感恩父母的教育

4.关心班集体的教育

5.初步的爱祖国的教育

1.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开展游戏体验和适应新环境的活动,如“我喜欢我自己”、“我是小学生了”、“阳光一小时”活动等;

2.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开展同伴交往合作分享等体验活动,如“好朋友,手拉手”、“爱心伴我成长”活动等;

3.利用校内外实践,开展认知和体验活动,如诵经典、讲孝亲故事、亲子游戏等;

4.利用班级实践活动,开展热爱集体的教育,如“我的小小班集体”、“我是班级小主人”主题活动等;

5.通过《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开展认知教育活动,如认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了解首都,学唱国歌等。

文明有礼的习惯

举止规范

习惯良好

遵章守纪

1.基本的自理生活习惯教育

2.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的礼仪习惯教育、正确人际交往方式、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教育

3.爱惜学习用品,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教育

1.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和家庭教育,开展健康的生活习惯教育,如爱牙护眼、讲究个人卫生、按时作息等;

2.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社会实践等,开展基本交往礼仪的教育,如说普通话,班级联谊、会使用礼貌用语等;

3.通过校园实践活动、班会、晨(夕)会等德育课程,开展遵章守纪主题教育活动,如 “班级公约我遵守” 活动等;

4.利用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家庭教育等开展学习习惯的教育,如认真听讲、喜欢读书,按时完成作业、规范读写姿势、整理文具等。

安全自护的意识

安全自护

保护环境

承担责任

明辨是非

1.交通安全、基本自护常识教育

2.初步的环保知识教育

1.利用晨会、班会、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基本的安全知识宣传和自护常识的教育,如上下楼梯安全、课间活动安全、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等;

2.通过德育课程、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三位一体”育人网络等,开展保护环境的教育,如爱惜粮食和学习用品、节约水电、爱护花草树木及小动物等。

诚实守纪的品质

开朗

诚信

友善

1.活泼大方的教育

2.诚实的教育

3.友好相处的教育

1.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开展展示自我、树立信心的主题教育,如“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活动等;

2.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德育课程及校内外实践等,开展诚实的教育,如“讲诚信故事”、“我和诚实交朋友”活动等;

3.利用班级建设和实践活动,开展团结友爱合作的教育,如 “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

乐学向上的志趣

兴趣

乐学

上进

1.激趣好问的教育

2.乐于学习的教育

3.积极向上的教育

1.利用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和校内外活动,开展保护、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育;如:“从小爱科学”等;

2.通过学科课程教学和班会等,开展激励学生喜爱学习的教育;如“我上学啦”“我爱看书”等;

3.通过学科课程教学和德育课程,开展不怕困难、积极上进的教育,如“今天我进步了”、“我是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等。

3

|

4

团结友爱的情感

爱自己

爱他人

爱家庭

爱集体

爱家乡

爱祖国

1.悦纳他人、团结友爱的教育

2.感恩父母、他人,善待宽容的教育

3.关心集体、主动为集体服务的教育

4.知晓武汉历史、文化、民俗、“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的教育

5.爱祖国的教育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品德与社会》等德育课程,开展团结友爱、善待他人的教育,如 “夸夸我的好朋友”“请让我来帮帮你”等活动;

2.通过班级建设、主题班会活动、“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及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如“我想感谢的人”活动等;

3.利用班级建设和主题班会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如“我为集体添光彩” 活动等;

4.通过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爱家乡的教育,初步了解武汉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文化特产、名胜古迹,引导学生关心武汉变化,知晓“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城市精神;

5.通过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了解祖国地理地貌、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等。

文明有礼的习惯

举止文明

礼貌待人

习惯良好

遵章守纪

1.勤俭节约、自我服务、积极锻炼的生活习惯教育

2.基本的居家、社会交往的礼仪习惯教育和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习惯教育

3.善于倾听、独立作业的学习习惯教育

1.通过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勤俭自理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运动方式的教育,如爱惜粮食、合理消费、不攀比、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阳光一小时”活动等;

2.利用实践活动,开展待人接物的礼仪习惯教育,如“如何与邻里和睦相处”活动等;

3.通过校园文化、主题班会、小记者校拍、DV回放等活动,进行规则教育,如“学校规则我知晓” 活动等;

4.通过学科教学和班级建设,开展学习习惯教育;如善于倾听、独立作业、学会积累、珍惜时间、初步制定目标的学习习惯。

安全自护的意识

安全自护

保护环境

承担责任

明辨是非

1.初步的自护自救教育

2.基本的环保教育

3.集体责任感的教育

4.明辨是非基本意识的教育

1.通过德育课程和家庭教育,开展交通、游泳及居家等安全教育,如自护自救的方法等;

2.利用德育课程和“三位一体”育人网络,进行环保教育,如不使用难降解餐具用品、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珍惜水资源等;

3.利用班级建设、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集体责任的教育,如 “我是班级小主人”等活动;

4.利用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和班会活动,开展是非对错的教育,如辩论赛等活动。

诚实守纪的品质

开朗

诚信

友善

1.健康开朗的教育

2.信守承诺的教育

3.体谅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教育

1.通过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自信心及初步的挫折教育,如“我是好样的”活动等;

2.通过德育课程,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如:“诚信是金”等;

3通过实践活动、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关爱和欣赏他人的教育,如“爱心温暖你我他”等。

乐学向上的志趣

兴趣

乐学

上进

1.兴趣广泛的教育

2.乐观好学的教育

3上进阳光的教育

1.利用学科教学、德育课程和班级建设,激发学生广泛兴趣,如校园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

2.通过学科教学、德育课程、班级建设,开展乐学教育,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读书的快乐等,如“和好书交朋友”等活动;

3通过德育课程、班级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阳光心态和磨练意志的教育,如:“做最好的自己”“做事有始有终”等活动。

5

|

6

团结友爱的情感

爱自己

爱他人

爱家庭

爱集体

爱家乡

爱祖国

1.热爱自我、他人,团队合作的教育

2.热爱家庭、集体的教育

3.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城市精神的教育

4.了解基本国情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5.初步的国际视野教育

1.通过班会课、实践体验活动等,开展认知自我,树立信心,热爱自我,善待同伴、他人,团队合作的教育。

2.通过德育课程、“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开展家庭实践活动,如:关心照顾家人,与父母长辈交流与沟通,正确处理与家人之间的矛盾等;

3.通过班级建设和《品德与社会》德育课程,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如:“我为班级献一言”、“感恩母校”等活动;

4.通过《品德与社会》和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城市精神,如:了解辛亥革命等武汉著名历史事件、“武汉精神代言人进校园”、“与院士面对面”等活动;

5.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了解基本国情,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如“民族精神代代传”“弘扬民族精神月”等活动;

6.通过德育课程,开展“认识世界、尊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文明有礼的习惯

举止文雅

善于交往

习惯良好

遵章守纪

1独立自理、自觉锻炼的生活习惯教育

2.真诚待人、文明交往的礼仪习惯教育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教育

3.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教育

1.利用德育活动课程,进行独立自理、热爱劳动、自觉锻炼的生活习惯教育,如:“今天我当家”、“阳光一小时”等活动;

2.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进行真诚待人的社会交往礼仪教育,如:“我是小公民”等活动;

3.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如“社会规则大家谈”等活动;

4.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和德育活动课程的作用,进行书写美观、善于阅读的教育,如:“人人练就一手好字”、“书香班级”、“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

安全自护的意识

安全自护

保护环境

承担责任

明辨是非

1.珍惜生命的教育

2.保护环境,树立低碳意识的教育

3.社会责任感和志愿公益的教育

4.正确是非意识的教育

1.利用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珍惜生命的教育,如:开展逃生救护演习、远离毒品、抵制邪教、生命来之不易的教育活动;

2.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教育。如开展“建设两型社会、创建绿色武汉”等活动;

3.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如“小小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

4.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正确是非意识的教育,正确认识善恶、美丑、荣辱的教育,如“真正的友谊”等辨析活动。

诚实守纪的品质

开朗

诚信

友善

1.自信开朗的品质教育

2.讲求信誉的诚实教育

3.宽以待人的友善教育

1.利用学科教学、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青春期教育,初步学习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行自信、阳光面对生活的教育活动;

2.通过德育活动课程,开展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的教育,如诚信考试、“诚信故事大家讲”等活动;

3.利用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换位思考、宽以待人的教育,如“心中有他人”等活动。

乐学向上的志趣

兴趣

乐学

上进

1.兴趣稳定的教育

2.乐学勤奋的教育

3.立志成才的教育

1.通过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将学生的兴趣逐步转化为个性特长,如探究活动、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2.利用学科教学和班级建设、校园文化,家庭教育指导等激发学生乐学勤奋,如学法交流与指导、家长学堂等活动;

3.通过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理想教育和立志成才的教育,如讲励志故事、成长体验分享等活动。

附件5 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校)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方式

分值

备注

德育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德育工作目标明确具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健全的德育工作制度和组织机构,工作实施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1.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武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文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基”的工作理念,把实施“有效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德育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学校德育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重点,学校学年计划与学期计划有对应、有侧重、重衔接、重发展。

1.查阅资料;2.座谈;3.听取汇报。

5

2.健全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注重目标管理,德育工作要点列入学校目标管理内容,各级各类计划中落实德育目标措施得力。

1.查阅资料;2.座谈;3.听取汇报。

5

3.德育工作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管理流程清晰,切实保证德育工作的时间、队伍、阵地、经费及政策待遇等必备条件得到落实。行政干部能深入一线,定期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学校现状,调整工作措施,改进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1.查阅资料;2.座谈;3.听取汇报。

10

德育内容

全面实施有效德育工程,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体现德育的渐进性和针对性;加大实践性德育的比重,强化德育科研,创新德育评价。

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国防科技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教育体系寓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指导学生德育活动,做到活动序列化;增强德育教育内容选择的针对性,重点突出,有落实措施,有检查反馈。

1.查阅资料;2.实地观察;3.问卷调查。

5

2.强化科研意识,注重德育科研工作,有科研计划及课题,有科研队伍与培训,有科研论文与成果;能定期组织讨论和交流,促进教师德育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得到运用与推广;重视现代教育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1.查阅资料;2.座谈

5

3.健全以人为本的各级各类责任考核标准,有考评、有奖惩,激励性强;探索干部培养、队伍建设、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形成长效机制;创新评价内容,提高德育评价效能。

1.查阅资料;2.实地观察。

5

德育路径

以学科教学、德育课程、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合力育人等七大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载体,结合地域、学校实际,把德育目标、内容落实到位。

1.学科教学。根据学科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学科课程德育资源;精心设计学科课程教学活动,适时、适量、适度融入德育内容;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育德能力。

1.查看教案;2.听课;3.查看资料;4.学生、家长访谈。

5

2.德育课程。准确把握国家规定开设德育课程的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及要求;开展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研发德育教材并积极推进落实;精心开展校园德育实践活动,以晨夕会、班队会、升旗仪式等为阵地开展常规德育活动,利用传统节假日、特殊纪念日等开展校园特色活动。

1.听课;2.查看资料;3.访谈学生、家长;4.现场观察。

5

3.班级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形成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制定班规班纪,培育学生的自制能力、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创新多样的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形成适应学情、班情特色鲜明的班级育人风格。

1.查看资料;2.访谈学生、家长;3.现场观察。

5

4.社会实践。加强与社区的协同,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共建单位的合作,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1.查看资料;2.访谈学生、社区、共建单位等。

5

5.校园文化。科学、有序开展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具有特色性和教育性的校园文化,体现文化育人功能。

1.查看资料;2.现场观察。

5

6.社会实践。加强与社区的协同,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共建单位的合作,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心理健康。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1.听课;2.查看资料;3.访谈学生。

5

7.三位一体。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网络媒介等组织形式,增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协同多方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1.查看资料;2.访谈学生、社区、共建单位等。

5

德育效果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打造有效德育特色品牌,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1.学生全面发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5C及以上学生的比例为100%,各科学业成绩合格率为100%,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辖区单位和家长对学校评价满意度较高。

1.查阅资料;2.电话访问家长

10

2.建立健全市、区、校三级德育队伍培训体系,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骨干教师团队;贯彻落实市区班主任工作指导意见,制定并实施学校关爱班主任行动方案,制度齐全,管理到位,实效性强。注重市区校优秀班主任的跟踪培养,逐步实现其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1.查看资料;2.教师座谈。

10

3.根据学校历史和现实特点,形成自己所独有的德育理念和方法体系,并具有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特色工作方案详实,活动过程记载完整。

1.查看资料;2.听取汇报;3现场观察。

10

推荐访问:育人 途径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