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观后感> 正文

关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三篇】

神洲文档网 发表于2023-04-12 11:55:02 本文已影响

芭蕾:意大利舞蹈芭蕾:电影芭蕾:芭蕾:作家滴呐小说《芭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3篇

【篇1】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观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感

摘要:玲珑紧致的旗袍,极尽绚丽所能的色彩,动人心魄的旋律,充满特色的布景,新奇紧凑的编排,这一切使《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世界各界接受。其主题是表现封建制度下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在服装设计上,采用传统服装旗袍、长衫马褂的样式和颜色。在音乐上运用了中西合璧的尝试,没有生硬的拼贴和故弄玄虚的技巧,有的是和谐、自然、鲜明、忧伤在剧中张弛有度的流淌。

关键词:剧情 音乐 服装 灯笼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张艺谋导演根据作家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而成,主要叙述了一个女性遭受的婚姻悲剧的故事。与“五·四”时期大多“新青年”相反,颂莲这个“新女性”却走进一个旧家庭,“几乎是自觉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她的意练坚决成为她走向绝望之路的原动力。接下来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整个舞剧的剧情:

舞剧的序幕表现的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幽深的大宅院,一个年轻的女孩被强行塞进花轿,她是老爷新娶的三太太。上轿前,她想起青梅竹马的恋人——戏班子里年轻的小生。紧接着第一幕描述的是迎亲的喜庆气氛中,大太太与二太太怀着复杂的心情接纳这位新人。洞房花烛夜,新来的三太太拼命抗争,但终于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第二幕唱堂会,打麻将,老爷领着太太们终日消磨时光。新来的三太太利用短暂的机会与昔日恋人相会,两个年轻人的恋情被居心叵测的二太太发现了。第三幕年轻人继续偷偷相爱相会,二太太告密。老爷当场捉拿了这对大胆越轨的恋人。二太太趁机想恢复失去的宠爱,心情败坏的老爷却赏了她一记重重的耳光。失落的二太太将满院的红灯撕得粉碎。尾声那对年轻的恋人与二太太同时被带到行刑现场,在死亡面前,他们尽释前嫌,以宽容和爱彼此紧紧拥抱。封建制度扼杀了年轻的生命和美丽的爱情。

由于张艺谋的参与,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舞美、灯光以及编排手法上都显得“与众不同”。“更加戏剧化,故事味更浓了。”同样是中国经典芭蕾,《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充满了革命的战斗气息,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呈现出大宅院里的深闺幽怨和情感纠葛。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旗袍、马褂、皮影等中国元素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伴着二胡、唢呐等幽怨绵长的曲调,演员们身着改良旗袍翩翩起舞。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要数历经多次改版的“麻将舞”。 据王启敏介绍,改版后的“麻将舞”令舞台一跃成为四位主角勾心斗角的场所。响板铿锵下奇特的群舞表演,把赌台上的惊心动魄、大宅门里的飞短流长和扭曲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四人舞的加强和群舞的配合使舞台充满“沸腾感”,对整出舞剧的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音乐是舞剧灵魂所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功,音乐更是功不可没。它就是出自当今现代音乐乐坛的领军人物作曲家陈其钢之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剧音乐创作中中西合璧的尝试没有生硬的拼贴和故弄玄虚的技巧,有的是和谐、自然、鲜明、忧伤在剧中张弛有度的流淌。剧中的曲目分别是:1. 序幕 - 红灯舞 2. 梦幻与现实中的少女 3. 婚礼 (柳青娘曲牌) 4. 规矩舞 5. 大太太与二太太争风 6. 点灯舞 7. 新婚夜 8. 芭蕾与京剧 9. 重逢 10. 京剧舞 (夜深沉曲牌) 11. 麻将舞 12. 偷情 13. 规矩舞2 14. 撕灯 15. 家丁与老爷的群舞 16. 牢中双人舞 17. 刑前的三人舞 18. 尾声芭蕾舞剧。西方芭蕾的柔美与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朴素的农村背景加上传统京剧在剧中的出现,因此在音乐形式与语言上也做了特定的选择.首先是乐队形式,运用西式交响乐团外加了京剧女声、二胡、京胡、笛子、管子、柳琴、两支唢呐、四个民族打击乐,同时还有在台上的一个京剧乐队。

音乐的主题与变奏.围绕三太太的纯情少女主体.男主人公京剧演员的浪漫抒情主体和二太太的可变性矛盾主体互相交错发展,在剧终前达到高潮,以第一和第二主题的完美结合告终。 传统京剧音乐的直接运月和交响化发展.从序曲开始直至结束.京剧化的音调和音色以主导形式贯穿全剧,决定了大红剧音乐的色调.这里有原始京剧曲牌的直接引用(如婚礼场面的柳青娘曲牌和京剧舞的夜深沉曲牌)但更多的呈对传统京剧音乐素材的提炼和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序曲和尾声的青衣唱段.台上台下京剧音乐音色和交响乐队音色的交流,男主人公京剧音调主题的大段的交响性发展及大量的京剧锣鼓与各种交响性音色的结合,台上台下不同音色的交流.大红剧是张嘴的舞剧,京剧演员不但在乐池里唱,在台上也念也唱.台下有京剧打击乐,台上也有京剧打击乐。舞蹈演员不但要跳也要说和喊.台上惊心动魄的麻将游戏与台下45把算盘的声浪你呼我应。台下轻盈的雅乐与台上款款的青衣道白交相辉映成一幅非常立体的现代音乐意识流.

在服饰方面,享誉世界的法国舞台服饰设计大师卡布伦将把新颖的外国时装概念融入中式旗袍中,让舞剧的服饰在保留传统味道的同时增添一抹时尚感。采用传统服装旗袍、长衫马褂的样式和颜色,只是在局部进行了修改,紧身的袖子包裹,可以清楚地欣赏到演员的手臂动作,旗袍的高开衩方便演员做动作。

再者,《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舞台道具与舞台背景的表现,颇有西方歌舞剧技巧,看得真是眼花缭乱。舞剧的整个外在形式是东方的,比如服装、道具、色彩、音乐,可是内在全是西方,像其中一段舞蹈,特别是黑衣人的屡次出场,更兼具了当代芭蕾舞的一些特色。而洞房那场戏,通过人物剪影的大小对比、穿破窗纸一些极具西方舞台技巧的方式。在整场戏中,张导抓住了几个要点,比如贞洁,投井。经由张导的渲染,颂莲在被老头强暴后身披红绸,有极浓郁的女性主义情怀。还有投井这一出,被编导处理得较为虚化,演绎为三人舞,三姨太、四姨太和武生,经受着封建制度对其人性上的压制与扼杀。“投井”在原小说中的刑罚被改编成这一虚化的“棍刑”——过场的演员在幕布上敲打出一条条血迹,象征这种压制血淋淋、赤裸裸的撞击,与前面华丽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张艺谋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舞剧表现形式要

大胆的创新与突破,从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的同时,放眼世界,了解当

今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兼收并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创作出代表时代最强

音的优秀舞剧作品,呈现出锐意进取的良好态势。

【篇2】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不再是一部电影、一场芭蕾舞剧,而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是一个追求信仰的感人故事,下面就是关于《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的范文,希望通过这些观后感能够让大家对《红色娘子军》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1

  看了《红色娘子军》,有感于洪常青的信仰的力量,信仰正义,所以他挽救了垂死的琼花,并在了解到南霸天的恶行后决心铲除这个毒瘤,解救像琼花一样穷苦,屈辱的生活的人。即便被南霸天一伙抓住,受到威逼利诱,也不会假以慈色,对他来说革命的立场,革命的态度无可动摇,最后在烈火中死去,而他的眼中不曾彷徨,他坚定的眼神是传达出他对革命必将进行下去,并且最终胜利的信心。他是一位仁并富有谋略,而且有信仰的战士。

  故事的主角琼花不甘于被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选择了反抗。在那个时代,等待他们这些人的无非是成为彻底堕落地主老财的爪牙,欺压与自己一样受压迫的仆人,要不就是接受悲惨的命运,生死命运由别人主宰。琼花是幸运的,她的反抗不仅救了自己,也为想她一样的人解放增添了一份希望。常青虽然牺牲了而琼花逐渐成长为一名有经验有信仰的革命战士,革命之火不会熄灭,战斗还将继续,牺牲还会有,但像琼花一样受压迫的人将会慢慢觉醒,加入革命的队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霸天被赶走后,战士们和乡亲们一同庆祝的情景和琼花初入伍被热烈欢迎的情景,那明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曲调,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是一支为人民谋福祉的部队。歌词中唱到“军民团结一家亲”,是啊,站在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立场中的部队怎么会不胜利呢?最重要的是表演本身,好精彩!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2

  《红色娘子军》讲述的是琼花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故事。贫农女儿吴琼花不堪忍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决心逃出火炕,后来遇到红军干部洪常青,给她指明了投奔红军走上革命之路的曲折经历。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洪常青牺牲的壮烈场面,看到他在熊熊烈火中昂然挺立着的高大的身影,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不怕敌人的前堵后追,日夜在丛林中穿梭行军打仗。大家就紧紧抱在一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们的意志都始终坚强如钢。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可娘子军们却擦干眼泪不屈不挠,继续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

  最后,终于打死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来。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娘子军们接过义士手中的红旗,迎着朝阳奋勇前进,为解放全中国继续战斗。这一支由女战士组成的革命队伍,是琼崖革命的代表,是海南人民的骄傲。红色娘子军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整个节目最令人心动的,就是结束时荧幕上出现了真实的红色娘子军影像,当歌剧和真实的人、故事结合在一起时,我想起了这些曾经的人、曾经的故事都是真真实实地发生过。

  歌剧《红色娘子军》带我再次走进那段悲壮历史,让我真正意识到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相比之下,回想我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生活中遇到不顺,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真是惭愧。在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布满 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继续发扬革命前辈面对危难毫不犹豫的选择以及坚忍不拔的品格和精神,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地做好岗位工作,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3

  今天有幸再一次观看了影响数代人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全新的红色文化视觉盛宴中梦回峥嵘岁月,在雨林意象、万泉清波中激荡革命情怀。

  中国芭蕾经典《红色娘子军》面世五十多年来香远益清且历久弥新,其艺术魅力、创造力、生命力、感染力激励了无数人。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同时,也绽放出一朵中华民族芭蕾艺术之花的独特魅力;它是东西方文化艺术成功融合的典范,也是中华芭蕾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它是我们的骄傲,如今已成为中央芭蕾舞团代代相传的一面旗帜。

  观看的过程中,我哭了好几次,为红军战士的死而难过,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为他们的战友情谊而激动、感叹,我的心情,我无法以我浅薄的词汇准确生动的写出我真实的心情和感悟,只能这样不停的重复,来粗略的表达,这部影片唤醒了我小时候听到红军故事时的那种心情,重新激发了我对红军战士最深的敬佩,他们曾是我心灵的偶像,现在也是,以后也一直会是,不是崇拜某一个人,而是要铭记这种精神。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4

  知晓了红色娘子军的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我往往会束手无策,真是惭愧。

  在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前,我还明白了----越是铺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用坚定的信念去克服。红色娘子军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教我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继续的的不仅仅是红色娘子军们的爱国精神,还有牺牲与奉献精神。革命传统的发扬不仅仅是我作为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更是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所在。因此我会认真努力,不断进步自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终身。

【篇3】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六场芭蕾舞剧)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曲。中央芭蕾舞团根据梁信同名剧本改编。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编导。1964年在北京首演。剧情:十年内战时期,海南岛椰林寨的一个丫头吴清华,因不堪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逃走未成,被打得昏死过去。后为红军干部洪常青和通讯员小庞所救,并指引她投奔红军,成为“红色娘子军连”的一名战士。在战斗中,她违反纪律,打乱了战斗部署,而使南霸天逃脱。后在党的教育下,她认识了错误,提高了觉悟,同部队一齐奋勇作战,击毙南霸天,解放了椰林寨。

舞剧的音乐对塑造洪常青、吴清华等的舞蹈形象起了积极的补充和衬托作用。贯穿始终的娘子军连的主题是对全剧主题思想的概括,表现了娘子军这个战斗集体的音乐形象:

    剧中两个主要人物也各有其特定的音乐主题,洪常青的主题简朴奔放、豪迈有力:

吴清华的主题性格鲜明,充满强烈的反抗精神:              

这两个主题随着剧情的展开而贯穿、发展。序幕的女声领唱与合唱,采用了海南民歌音调,表达了劳苦大众斗争和反抗的呼声。第一场最后一段三人舞,音乐真挚恳切,深沉动人。第二场吴清华叙述身世并要求参军的一段小提琴独奏,如诉如泣,充分表达了人物内心对光明的渴望和向往。第四场快乐的女战士以及军民联欢的一段混声合唱,轻快明亮,生气勃勃。第六场洪常青英雄就义的一段音乐,悲壮深沉而具有英雄气质。全剧的音乐,人物性格鲜明而有戏剧性,在处理民间音调和交响性发展手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以下具体分析三段舞蹈: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参照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是艺术领域中中西文化成功融和的典范。舞剧1964年首演,1970年被拍成电影作为“样板戏”在全国放映,“文革”之后,它曾一度沉寂达十年之久,进入90年代,当人们拉开一段历史距离去审视这一中国特定时期的作品,从艺术的角度,重新给予它高度评价:它是用西方唯美的芭蕾形式,大胆地运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军事题材,它是中国芭蕾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走出了成功的一步,同时也是一部讴歌伟大女性的代表作品。这部舞剧在美国、英国、俄罗斯、丹麦、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上演,为中国芭蕾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娘子军连连歌》

这是舞剧的主题音乐,节奏明快、坚定有力、扣人心弦,配合主题歌是老乡们手舞彩旗先十字步接后踢小跳步的欢迎场面,娘子军连战士大踏步行进及指导员与连长检阅式的行进,没有过多舞姿造型。

在阵阵军号声中,战士们立起足尖整队的动作,这一动作有其创作根源。当年为使芭蕾演员表演上有部队的生活气息,就有演员包括演奏员百余人全部下连当兵,当演员们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时,都下意识地立起足尖,解放军战士都惊讶地叫起来“立起来真好看”、“比我们做得好看”,就这样,小插曲被吸收编排到舞蹈中来,接后面的射击、投弹、刺杀等舞蹈完全来自部队生活,是军事训练动作与芭蕾足尖技巧的结合,生动地塑造了女战士的飒爽英姿,配以合体的军衣短军裤、大刀、枪械道具,伴随那“向前进、向前进……”乐曲声,昂扬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个人。

《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这是舞剧中一段情节性的小群舞。

万泉河边,几位女战士欢快地追逐嬉闹着,她们发现老炊事班长挑着水桶走来,几个人活泼地涌上前去拦他,一位女战士调皮地举起老班长的旱烟袋,四位女战士搭臂吸跳步、碎移步,设法抢了老班长的水桶欢快地帮他挑水去了。

随着这段轻快的节奏乐曲加之富有情趣的滑音,配以女战士以小腿动作跳跃和足尖快速移动的轻盈舞姿,使舞蹈表演情绪既热情明朗又轻松幽默。

《军民鱼水情》

这是舞剧中一段风格性舞蹈,“斗笠”荔枝体现海南的民间特色,使芭蕾舞剧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

远处传来乡亲们欢快歌声,洪常青和战士们立队欢迎,乡亲们手捧新编的斗笠,鲜红的荔枝来慰问工农红军。

在悠扬的笛声中,红裤白衫的渔家女手捧斗笠翩翩起舞。姑娘们身着绿衫,手捧荔枝,缓缓移动。渔家女盘坐成排,几个方向的举落斗笠,映衬着姑娘们热情优美的身影,继而调度成渔家女以前、后Adagio的舞姿造型,三人一组的斜排推进“红区风光好,军民一家亲……”两层圆圈的里外穿插调度,变成两人一组平排交错吸跳,乐曲转调后又调度成大圆圈的里外跑动吸跳穿插,舞蹈也展现出大场面的互动,在“军民团结向前进”的歌声中进入高潮,大画面造型,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军民鱼水深情。

推荐访问:舞剧 观后感 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