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工作汇报> 正文

公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6篇

神洲文档网 发表于2023-04-30 14:45:05 本文已影响

篇一:公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公安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2011年5月31日

  目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良好,但是,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社会各方面的矛盾纠纷还大量存在。较之以往,目前的矛盾纠纷除数量有所上升外,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突出表现为山林土地权属、农村征地、劳资、资源权属、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纠纷。所以,公共安全工作任务艰巨。

  对公安工作几点建议

  (一)要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要定期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梳理,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尤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排查和梳理出的情况及时上报主要领导;二是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工作中要对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达到“五个底数清”,即矛盾纠纷总数、已调、未调底数清;重大疑难纠纷底数清;征地、劳资、环保、资源权属、土地等纠纷底数清;群体上访事件底数清;纠纷重点户、重点人员、老上访户情况底数清。并要做到矛盾纠纷主要情况及产生原因明确、涉及人数明确、调处部门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明确、处理办法及

  具体措施明确;三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各村委会、调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坚持做到“四个不”,即不弄虚作假、不夸大问题、不缩小问题、不隐瞒事实,工作中要做到实事求是;五是要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群众前来办事,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执行好首问负责制,属哪个部门负责,就由哪个部门办理,不能出现推诿和不理不睬现象。

  (二)加强组织力量建设。只有把公安、司法、综治、维稳、信访等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整合起来,才能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既各司其职,又大力协作、互相配合,真正维护好当地的社会治安,保证稳定的工作大局。一是公安机关要与维稳及综治办当好党委和政府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带头贯彻执行党委和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参加党委和政府统一组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并经常向党委领导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反映情况,报告工作,提出建议。严格治安管理措施,检查和指导各单位工作;二是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工作的主管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属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适当的调整工作重点、警力部署和勤务制度,改进工作方法,用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加强治安基础工作,以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

篇二:公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范文最新推荐------------------------------------------------------

  在当前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当前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将会不断提出新期盼和新要求。通过学习贯彻孟建柱部长的讲话精神,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公安机关所面临的执法环境正发生着很大变化,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已处于更加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系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构建社会的和谐。当前,在公安机关工作中如何规范执法成为整个公安机关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公安机关执法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不仅大量存在,而且社会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敏感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化变革,社会结构深化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大变革,必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和问题,而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这些矛盾、纠纷和问题必然会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反映出来,并因为直接

  /16涉及到社会和谐稳定,这些矛盾、纠纷和问题最终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公安机关。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党中央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的提出,社会各方面及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得到了普遍的增强,党和人民对公安机关及其广大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公安机关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由于公安机关经常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前沿、旋涡的中心、群众的对立面,如果执法能力不强、执法水平不高,在执法活动中不规范执法,那么势必会造成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存在不良的影响。

  二、当前基层执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执法为民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公安机关的期望不仅仅是侦查破案、维护治安,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然而,当前公安队伍中尚有部分民警不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信念,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淡漠,执法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办人情案等违法违纪行为;还有部分民警法律意识不强,人权观念淡薄,执法过程中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办案,执法办案受个人好恶、感情与利益左右。

  (二)执法的基础能力薄弱。一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部分民警缺乏对法律规范的正确理解与适用、对案件的准确推理与判断的能力,对所办的案件不知如何下手,往往导致错案的发生。二是口头表达能力与公安文书制作能力不高。口头表达能力对清楚、全面反映执

  ---------------------------------------------------------------范文最新推荐------------------------------------------------------

  法经过起重要的作用,民警无论是在汇报工作,了解案情,或是开展各项警务工作,都需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部分民警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或是阐述不清,或是断章取义,给工作顺利开展造成困难。公安文书是国家的司法文书,它要求要客观、全面地反映民警执法的过程和执法的结果,随着国家法制的健全对公安文书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但有的民警其所制作的公安文书不规范、不符合法律要求,有的甚至根本不懂,损害了警察的形象。三是协调能力不足。民警执法工作很大的一部分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尤其是基层派出所更是经常与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员发生联系,同时民警之间由于工作联系也需要进行协调,但目前很多民警,协调能力较差,语言粗俗,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导致警民关系紧张,群众意见很大。

  (三)执法中的法律适用能力不强。一是执法过程中定性不准、适用法律法规不当。由于民警的公务活动最大量、最基本、最经常的是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民警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正确、合法地开展各项工作。但有些民警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法律条款不能正确理解把握,结果不免张冠李戴。表现在执法活动中不能正确区别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罪与非罪的界限。二是违反法定程序,执法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民警办案不注重按法定程序进行,重实体、轻程序,认为只要执法行为实际效果合法,违反法定程序无关紧要。于是不按规定向当事人公开办事程序,对法定程序随意理解,自己喜欢办到什么程度就办到什么程度,久拖不决。

  /16(四)业务能力和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大练兵活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开展的业务练兵、法制练兵和科技练兵,大大提高了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公安民警整体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公安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我国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只是更新速度加快,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不断产生,新的历史形势对公安民警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基层公安部门中,由于日常任务繁重,部分民警忽视业务学习,思想不够解放,业务能力跟不上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的需要,一旦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群体性

  事件、突发危机等)时,就会因缺乏应急判断和处置能力而贻误战机,直至影响执法质量。例如,当面对大规模的群众集体上访时,民警如果缺乏必要的谈判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和掌控能力,僵硬的处置方法将会使得事态更加恶化,进而酿成事端。

  三、从基层基础建设入手,全面加强执勤执法的规范化

  (一)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

  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可以有效的保护人民,否则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损害人民的感情。因此,要教育民警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决把依法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范文最新推荐------------------------------------------------------

  利益作为公安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党的忠诚卫士、做人民的贴心人”。

  (二)健全执法制度,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

  一是明确操作规范。针对民警在执法办案中违反程序的种种问题,明确各个执法领域、执法环节的程序性、实体性的操作规范,重点规范接处警、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刑事执法等方面操作程序和基本要求,努力把每一个执法行为、每一个执法活动纳入规范有效的约束之中,使一线办案民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执法运作。二是健全执法制度。执法制度是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也是落实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前提。除了上述在接处警、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刑事执法、监管执行刑罚方面制订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规范要求外,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执法工作中的相关工作制度,如制定和出台《执法质量日常考评实施细则》、《兼职法制员例会制度》等执法制度,将执法制度进行全面延伸,进一步规范执法。三是狠抓制度落实。要通过执法质量考评这一有效载体,将各项制度狠抓落实,提高制度、措施的到位率。首先要强化执法办案监督,推行案件逐级审核把关制、案件质量一案一评制、末位培训制,开展执法检查、执法通报、劣质案件点评剖析、执法问题跟踪督查等形式多样的监督活动,强化考核效能。其次要完善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通过建立执法考核档案,将执法质量考核延伸到具体经办民警,使民警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将原先单一的数字考核转化为质量与数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

  /16考核。同时,对执法过程中发生的过错,要逐案逐人倒查,并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人员的执法过错责任,对存在严重过错的单位和民警在年终考评、表彰、晋升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加强法制教育,逐步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一是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求领导干部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改变以往用习惯、政策代替法律的做法,提高他们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队伍、开展工作的能力。二是抓好执法业务指导部门特别是法制部门民警包括兼职法制员的培训工作。这些民警业务指导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分局的执法工作。应着重加强对他们法律理论知识、本职业务要求的培训,使他们能正确、灵活运用法律指导公安实践。三是抓好直接履行执法职责的广大民警的培训。这些民警的法律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和形象,对他们的培训是重中之重。不能仅仅填鸭式地教授民警按部就班的操作,更要注重培养民警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的能力,从而提高民警整体素质,使其在执法中会作为。重点要把握“三个结合”:训用结合。以实战指导培训,将实战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培训重点,将培训中学到的技能用于实战。新老结合。用老民警的工作经验引导新民警迅速适应工作要求,用新民警的知识促进老民警进一步提升技能。正反结合。运用典型案例的成败得失编写正反两方面教材,以案说法,教育民警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四)内外监督并举,加大监督的力度和广度

  一是加强和改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由于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广泛

  ---------------------------------------------------------------范文最新推荐------------------------------------------------------

  的刑事、行政执法范围和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强化公安机关执法的自律性十分必要。首先,要建立高效、完善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适时建立执法监督委员会,将法制部门的职能监督与督察部门的不定期督察、信访部门的群众投诉、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违法违纪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各项监督措施,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纪行为。其次,要理清各监督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监督范围,确定监督权限,逐步形成法制部门负责执法监督、督察部门负责执纪监督、纪检监察负责对违法违纪进行处理的监督模式。其三,要加大内部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要将执法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公安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二是积极争取外界对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来自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检察、法院、新闻媒体和社会群众。主动接受外部监督首先要进一步推行警务公开,实行法律法规、执法职责、执法程序、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和投诉途径公开,接受群众、当事人的监督,更深层次地了解公安执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防止暗箱操作;其次,要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执法监督,通过开展走访和征询活动,征求企业和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建议和意见,征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有专业法律知识人群对公安执法活动的意见,从而及时纠正执法不公等消极现象,确保严格公正执法,让人民满意。

  (五)强化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

  /16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地方党委、政府作为“块”的管理者,不仅要对辖区的社会治安问题负总责,而且要对辖区的公安队伍建设问题负总责。但不得随意干预公安机关正常的执法活动;不得指派公安机关参加非警务活动;更不得给公安机关下达罚没款等经济指标,要从政治上、经费保障上大力支持公安机关正常的警务活动,彻底改变公安机关经费紧张、技术装备落后的现状,消除“吃杂粮”带来的执法不公的不良影响。

  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逐步增多,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力,推动林区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本人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对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此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我局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党委和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综治委的指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推进“平安xx局”建设,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治方针,充

  ---------------------------------------------------------------范文最新推荐------------------------------------------------------

  分发挥基层单位综治领导机构、综治办事机构与林场(所)社区协管站和社区管委会相结合的优势,努力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全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维护全局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初步形成了专群结合、齐抓共管,集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管理格局。具体措施是:以创建“平安xx局”活动为载体,从加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防范体系入手,把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和居民区防撬防盗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两条主线,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社会治安的防范控制能力得到增强。近年来,因社会矛盾增多而导致治安问题的增多,局通过强化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群防群治活动,充分利用基层综治工作机构、社区协管站和群防群治队伍进行排查稳控,使治安形势有较大好转,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三是大力加强校园安保和技防建设。在全国、全省综治维稳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局对拓宽警务工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重点人员和高危人员的管控、提高校园的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力量、加强校园技防设施投入六项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落实。对校园技防建设工作中,我局党委政法委组织有关部门并请专业人员到全局5所中小学校实地进行了研究和测算,划定了监控区域,购置了先进的技防设备,在林业局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近15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校园技防建设。

  /16通过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局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局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还相应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淡薄。一方面是个别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对综治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综治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表现为综治责任追究制执行的不够好,影响了领导干部抓综治工作的责任意识。二是工作思路陈旧。个别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在抓综治工作上,创新精神不够,仍然沿袭过去的老办法、老套路,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基层群防群治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强。三是技防体系还不完善。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原因,技防覆盖面还不完善,特别是林场(所)、矿区、旅游景点的监控设施还没有与公安局达到同步联网。根据新时期防范工作的要求,技防设施覆盖网络还需进一步增强。四是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虽然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但一些基层单位因人员编制的问题,还没有配备专职的综治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就必须实现工作思路上的转变,既实现由“以打为主”向

  ---------------------------------------------------------------范文最新推荐------------------------------------------------------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转变;集中整治为主向强化日常管理转变;“以警为主”向“警民结合、以民为本”转变。要从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整体防控能力,有效维护好社会稳定。

  (一)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新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已从过去单纯解决治安问题,延伸和发展为巩固基层政权组织、排查调处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

  的有效措施。要特别重视加强工作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依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建立起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责任的责任体系,层层抓落实,切实负起责任,避免形式主义。党委组织部门要把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绩,列为对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与晋职晋级、奖惩直接挂钩。要严格执行责任查究制度,对责任不落实,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不力而导致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社会治

  11/16安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坚决实施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深入贯彻综治工作方针,实现综治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一方面要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防范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政法、综治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重打轻防”的观念,改变工作方式,在防范建设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防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按照《全市安全技术防范三年规划》要求,进一步在主要街区、繁华地段、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矿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安装适宜的技防设施并与公安局实现同步联网。要多方筹集资金,提高技防网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技防在社会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作用,达到有效遏制犯罪的目的。

  (三)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其管理和控制能力。适时掌握各基层单位组织建设情况,对战斗力不强、工作不适应、把握不好工作局面、治安形势不好的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对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要坚决进行整顿。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职综治工作人员,确保综治工作在基层的工作实效。二是要加强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建设,发挥其特殊的防范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群

  ---------------------------------------------------------------范文最新推荐------------------------------------------------------

  防群治队伍在治安防范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真抓好专兼职治安员队伍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自愿、自觉地参与到治安防范中来,通过扩大治安防控面,缩小违法犯罪的可实施空间。

  (四)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强化经费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确保综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落实到位,杜绝出现有政策不落实的现象。一方面对基层单位、特别是林场(所)的综治工作经费,要给予适当补助,要真正关心基层综治工作干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要多方筹集资金,提高对专兼职治安员和综治信息员工资待遇,配备适当的工作设备,从根本上解决“有条件办事”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加快中心城市水务改革步伐,抓好供水工程建设,推动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根据3月2日市政府“城建、城投、供水”专题3、充分利用中水雨水。目前两个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营,市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配套相应的设施,充分的使用中水,尤其是用水量大的企业,如盐化、关铝电厂等,这样既能减少中心城市过度依赖外部水源,减少外调水量,相应减少对引水工程的投入,又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增加污水厂的收入,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其正常运转,同时也促进了

  13/16节约用水。

  4、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要加大对所有使用自备井单位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重点是使用双水源的单位(同时使用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备井水源)。

  5、尽快执行阶梯型水价。要拉开水价档次,让少用水的家庭和单位享受低水价,用水多的就要支付高水价,用价格政策来推动节约用水工作。我们预计对高耗水行业采取经济杠杆大幅提高水价后,其用水量会直线下降,以此达到节能减排、节约用水的目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三)尽快实现分质供水

  为解决中心城市缺水问题,应开源节流,把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当做开辟城市新水源来抓,加快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尽快实现分质供水。将优质水(如永济蒲州和夏县泗交水源)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而将低品质水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园林绿化、清洗车辆、冲洗厕所、喷洒道路、景观用水以及工业冷却等。具体讲: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建设全城中水回用系统。

  1、规划部门立即出台中水回用相关规划,统一考虑,协调一致。

  2、市政府出台中水回用相关政策。对于中水回用系统主干管网的铺设,由建设部门在城市新建和改建街道过程中,同步建设。同时要将配置中水回用管道设施作为强制审批项目之一。要求新建居住区和集中公共建筑区必须将中水回用和与其他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

  ---------------------------------------------------------------范文最新推荐------------------------------------------------------

  3、有可能的话由规划部门牵头,制定城市雨水利用规划,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四)加强空港供排水管理

  1、限制开采地下水,加快其外部引水工程项目建设。

  2、雨污分流。对新建道路雨污分流一次到位,对原有雨污合流管道要限期完成分流改造。

  3、立即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

  (五)近期急需明确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1、加快城市供水规划

  规划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快城市供水专项规划的编制速度,专项规划既要考虑目前建设现状,又要着眼长远。对近期城市供水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是:统一规划、统筹调配、分工建设、分质供水、节约用水。

  2、水源建设

  (1)盐湖区政府负责盐湖区城乡供水水源项目建设。该水源工程近期重点保障城区铁路以北区域的原水供给,鉴于去年夏季个别时段出现水源短缺问题,要求盐湖区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力争于今年6月底前建成,并与北城水厂、董家营水厂和舜源水厂所属管网联网,保障盐湖区供排水总公司所属供水范围的原水供应,确保夏季高峰期用水。同时要解决好高铁新区供水和城市管网的配套建设。

  (2)空港管委会负责空港新区的供水项目建设。该水源工程近期重点保障空港新区范围供水,按其原有思路继续操作。

  15/16(3)盐湖生态建设开发区的供水工程可由市水务改革和建设领导组直接负责实施。该项目重点保障南山开发区范围的供水,资金来源拟由城投公司融资解决。

  (4)永济水源扩建工程项目由永济蒲州水源公司负责实施。具体有三种方案可供比选:

  ①扩建水源方案。原水源建设方案需投资3700万元,新增日供水4万吨。其资金由企业贷款或市场化融资办法解决。

  ②临时应急方案。先打3—4眼井,增加1.3万吨的供水规模,将蒲州水源的供水规模由不足5万吨恢复到原设计6万吨的供水规模。

  ③水源置换方案。即用尊村引黄水源置换永济蒲州水源。由于蒲州水源地给永济的2万吨水量主要是向工业供水,可考虑采用置换的办法,把永济工业用的2万吨水量全部调整给运城,作为运城的生活用水;再由市政府协调,用尊村引黄水源解决永济的工业用水。如果运作成功,蒲州水源近期无需扩建。

篇三:公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时期公安信访维稳工作新思路浅谈

  作者:周子蕴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8期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安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要求。本文概述了公安信访维稳工作,分析了公安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从实际出发探讨了新时期公安信访维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工作新思路,希望能够为我国公安信访维稳工作的改革创新略尽自己绵薄之力。

  关键词

  公安信访

  维稳

  群众路线

  职业信访

  作者简介:周子蕴,北京警察学院侦查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3.193公安信访维稳工作是党群众事业的重要内容,是警民之间的关系纽带。良好的公安信访维稳工作能够吸取群众的有效建议,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建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矛盾问题,拉近警民关系,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目前,我国公安信访维稳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充分发辉出信访维稳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因此,探寻新时期公安信访维稳工作新思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公安信访维稳工作实效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公安信访维稳工作概述

  公安信访维稳是公安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

  。在实际信访维稳工作中要做好接待群众的来访工作,给予群众充足的尊重和理解,积极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家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等工作部署和文件政策,定期组织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通过有效的治安巡逻和宣传教育活动,杜绝矛盾恶化,发挥公安信访的维稳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维稳目标。

  二、公安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一)全面深化改革对信访维稳提出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九大会议中对我国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改善民生工作、加强社会建设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部署。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不断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加强化解和预防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重要指示,这给公安机关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篇四:公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涉警舆情处置与公安维稳工作

  第一篇:涉警舆情处置与公安维稳工作

  涉警舆情处臵与公安维稳工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地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危机频频发生,对整个公安队伍形象造成了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积极研判、回应网络舆情,提高与社会公众沟通的能力,已经成为加强公安机关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公安机关必须把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强涉警舆情处臵的规律性、策略性研究,对于提升公安机关应对和化解舆情危机能力,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意义重大。

  一、当前涉警舆情的基本特点

  (一)负面舆情性突出。每一起涉警舆情无一例外的是,无论起因如何,由于公安机关职能的特殊性,最终均是形成舆论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指责与批评。特别是一些媒体,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打着“客观”的旗号,选择性报道,不断用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负面新闻刺激公众神经,致使公安负面舆情愈演愈烈、愈发突出。

  (二)社会关注性突出。公安工作的广泛性、群众性、特殊性,决定了其易成为媒体挖掘新闻资源的对象。尤其是在当前公权与私权博弈加剧的特定社会环境下,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行使公权的公安机关,一举一动特别是涉及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徇私枉法、违法违纪等负面信息,更为公众所瞩目,哪怕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案),也可能因为公安机关涉于其中而成为大众的看点、新闻的卖点,处于舆情的风口浪尖。“哈尔滨警察打人”事件,由于参与其中一方是公安民警,全国各地,网上网下无不议论纷纷,一时间成为公众谈论的焦点。

  (三)传播广快性突出。手机短信、互联网络等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更加快速便捷。据相关管部门统计,目前全国仅互联网计算机就有1.3亿

  台,各种网站130万个,论坛100万个,博客400万个,网民2.6亿人。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传播者,涉警信息一旦发出,经过转载转发,瞬间就能通过一点扩散开来,受众群体迅速膨胀。

  (四)热点炒作性突出。由于涉警信息社会和公众关注程度高,极易成为新闻爆料和炒作热点,引发“舆论风暴”。特别是在网上,身份的匿名性、言论的自由性、传播的即时性、跟贴的盲目性,加剧了炒作的轰动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种种目的,借机发难、借机发泄,恶炒热炒公安,负面舆情不断。致使一些“个案”被泛化,负面效应无限放大,形成不利于公安机关的社会舆论,进而引发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甚至转化为实际警民冲突。这样的网上网下转化事例,近几年不在少数。

  二、当前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处臵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高。深入分析近年来一些重大涉警舆情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同志没有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认为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聊不足为奇,重视不够、反应迟缓、应对失当;还有的领导自身信息化水平不高,又不主动学习,对互联网知之甚少,网上斗争意识淡薄,导致一些不起眼的事件被网络和别有用心的人加以炒作,引发事态扩散,造成不良影响,损坏了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

  (二)缺乏与媒体合作的意识。公安机关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过于谨慎,在基层更是敬而远之,面对媒体的采访,既使是正面的,也是“不说或少说”,生怕落入记者的采访圈套,人为将媒体与公安关系对立;有的基层公安机关对媒体负面报道的突发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存有麻痹、侥幸、推诿、无所谓等思想;执行公安新闻宣传纪律不够严格,不能及时掌握负面报道的相关信息,不能主动与媒体开展良好合作,丧失了处臵的最佳时机;对负面报道缺乏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不善于与媒体和记者打交道,导致引导不够及时、控制不够有力,有的甚至因处臵失当导致炒作升级,事态扩大。

  (三)涉警舆情引导手段单一。当前,面对网络负面信息公安机关往往采取删除、封堵等措施,信息公开发布不真实或避重就轻,结

  果适得其反,加剧公众的猜疑心理,甚至将公众推向对立面。也有部分公安机关对社会舆情热点、焦点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及时进行响应,或者官样文章、语焉不详,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上谣言满天飞,等到产生一定社会后果再去干预时,由于缺乏公信力,不仅费力大、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

  (四)反应速度较慢。公安机关对社会舆情反应时间与舆情传播速度极不相称。在舆情的初期阶段,一些公安机关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不愿、不敢、不会表态、处于犹豫观望状态,没有及时跟进,出让了将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的主动权,丧失了处臵先机。由于网络等传播速度极快,短短一两天时间舆情就会爆炸扩散,引发舆情危机,因时再仓促应战,往往错过了最佳时机,丧失了工作主动权。

  三、提高涉警舆情处臵能力对策

  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网上舆情,要坚持“及时、主动、准确、统筹”的总原则,统筹谋划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做到案件事件处臵与舆论引导工作同步进行,努力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一)牢固确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长期以来,许多基层民警认为与媒体打交道是公安宣传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由此也造成了许多基层民警在应对涉警舆情等突发事件时反应迟缓、危机公关意识缺位。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牢固确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在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舆情与警情同样关系到社会稳定,在工作摆布上切实做到把舆情应对与警情处臵同样对待,在组织领导上真正实现把舆论引导与其他警务工作同样重视。

  (二)密切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强大舆论力量和聚合放大效应,加强与知名网站的合作,根据事件性质和发展态势,迅速制订应对之策,用事实真相回应网民关注,用权威信息稳定群众情绪。同时要加强与传统媒体的联系沟通,定期走访,积极向社会各新闻单位提供宣传信息和采访线索,热情主动地为媒体和记者提供服务,建立起与新闻媒体互信、互助、互动的和谐关系。当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主动向媒体介绍公安工作情况,尽可能地为其采访报道提供便利,满足其对公安新闻素材的需要,同时要

  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最大限度地争取媒体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减少流言和谣言的传播及其负面影响的扩大,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三)健全涉警舆情快速反应和应急处臵机制。舆情处臵贵在“快”字。公安机关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抓好引导和控制涉及稳定、涉及公安、涉及形象的敏感舆情和负面报道工作,必须坚持发现在早、处臵在小、预防在先、控制有力,力争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对可能出现的重大舆情、已经出现的负面苗头和炒作动向,应及时向当地党政、宣传部门报告,根据客观需要,制订舆论引导对策,迅速采取有效的封堵、删除和正面引导等干预措施,把炒作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已经存在的负面舆论,应端正态度,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负面报道形成后,要直面问题和失误,积极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处理结果和后续整改措施,主动引导舆论朝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方向发展,防止蓄意炒作。发现负面报道与事实不符,则要迅速查清原因,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把真相公之于众,以正视听,避免激化矛盾。同时,启动维权机制,严惩刻意炒作、歪曲事实制造轰动效应的新闻媒体,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网络评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增强自身对网络舆论的敏锐性,对网上涉警信息进行甄别,及时发现、查封、堵截、屏蔽、过滤和清除有害信息,引导广大网民,确保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处臵机制,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四)深入推进涉警舆情处臵常态化开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负责、定期听取舆情汇报、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等制度,将舆情处臵工作与领导干部绩效考评挂钩。对组织指挥不力,导致涉警舆情处臵出现问题,造成重大影响和后果的“一票否决”,督促各级领导真正把涉警舆情处臵摆上重要位臵。建立健全专门的舆情处臵工作目标考评管理体系,不仅要考核发布信息审查把关是否严格,涉警舆情信息分析是否准确、上下反馈是否及时,制度机制建设是否到位等日常基础性业务情况,还要考核负面涉警舆情特别是舆情危机的实

  际发生率、控制率、消除率,以严格的考评督促各单位把舆情引导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推进常态化建设,更好地服务现实斗争。基层单位直接面对社会、面对群众,既是公安机关了解和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的最前沿阵地,又是社会和公众发掘涉警舆论信息的主要对象。对基层单位进行涉警舆情引导工作考评,要以“最大限度减少负面涉警舆论信息产生”为目标,突出“负面涉警信息少、收集上报及时、实时监测到位、前期处臵得体”四项工作,将负面涉警舆情控制在基层、消除在基层。

  第二篇:涉警舆情处置预案

  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化解和处置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快速妥善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即日起成立涉警网络舆情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新闻宣传的副政委担任,各科所队负责人为成员,舆情导控员和网络评论员为信息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网安大队,负责舆情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科室舆情导控员负责本科所队室负责办理的案件舆情的评估、预警、网络搜索和舆情汇报。

  二、开展涉警舆情风险评估

  对办理的行政审批和各类案件全部纳入风险评估体系,经办人员在办理每起案件和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对经办的案事件是否存在可能带来办案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涉警上访、矛盾激化、网络舆情等不稳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对达到一定风险等级的事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重点对可能引发涉警上访、激发社会矛盾等风险进行评估;对重大敏感案事件、涉众型案事件,社会关注的案事件,要重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对不同环节的重点案事件给予关注。

  三、建立舆情预警、监测研判机制

  对于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重大敏感案事件的办理、可能引起境内外关注的突发涉警舆情案事件,应事先认真研究可能引发炒作的社会影响,预先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应对媒体炒作的宣传预案和对外宣传口径,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预见性。信息员要加强网上巡查,及时、全面地收集涉警信息,围绕各种倾向性、苗头性、聚集性的舆情信息,密切跟踪发展变化,预测走向趋势,提出应对措施。

  四、发挥公安宣传的整体效应

  健全写稿、审稿、投稿、网评、与媒体记者联系机制,构建公安新闻宣传工作一盘棋格局。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影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协调调动新闻媒体力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形成合力,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公安队伍新风貌、公安工作新业绩和公安改革新措施,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公安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五、确立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人和相关责任,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

  第三篇:加强涉税网络舆情信息处置维稳工作的思考

  加强涉税网络舆情信息处置维稳工作的思考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民意平台,其影响、作用和效果越来越被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所重视。及时收集和研究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根据省、市局的发文要求,走访了区委办、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信息中心及公安等部门,就如何加强涉税网络舆情信息处置维稳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思考和建议呈领导参阅。

  一、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处置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网络舆情热点层出不穷,涉及的地域、内容也非常广泛。无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无论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是各种政治观

  点和社会思潮;无论是网民对政府重要部署、重大决策、突发事件的思想反映,还是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舆论动向,一经网络传播,就会立即引起网民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如2007年4月发生的零陵珠山事件、2010年4月发生的双牌政协委员“发言门”事件、2010年6月1日发生的零陵区法院枪杀事件等,都在网络媒体上引起了网民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网络几乎形成了一个言论的“自由市场”。做好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处理工作,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监测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化解与疏导,减少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税收发展环境等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政府部门处理网络舆情信息的方式

  目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信息搜集主要由各县(区)委办的信息科负责,信息科人员每天上午从各网站和论坛搜集涉及当地的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主要内容包括:网民对境内外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反映;网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反映;网上舆情动向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各网站和论坛有关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重要舆论报道和网友发帖。政府办信息中心、宣传部、公安局网监部门、信访局均有所涉猎。目前,他们处理网上舆情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网监部门屏蔽“封禁”。直接将信息内容甚至涉及到的所有关键词全部屏蔽。此方法是最直接、最快速消除不良影响的一种方式,直接断掉了网民获取不良信息的渠道,但也截断了网民对真实情况的知情权,容易引起网民的对立情绪。二是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主动跟相关网络媒体联系,跟进正面报道或解释。此方式较常见用于处理重要媒体的网上舆情信息,适合于一些在工作中忽视失误,被网上曝光,但在后续工作中能及时补救的一些民生信息,不适用于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三是跟帖纠正舆论导向。通过工作人员以网友的形式,隐蔽跟帖进行大量的正面报道,支持官方的行动及做法,使负面信息得不到广大网友的信任,此方法可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舆论导向,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四是消极处理自然淡化。网络舆情热点信息经过一段时间最终淡化或消逝,逢新的事件出现并产生新的刺激,绝大多数网民就会自动转向新的目

  标,原来的热点舆情便慢慢冷却,最终沉寂下来。

  三、做好涉税网络舆情信息处置的建议

  (一)建立国税内部网络舆情阵地。当前国税网站是为民服务的新途径、新手段、新窗口,要紧跟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构筑新时期国税网络舆情的主流阵地,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按照“公开透明,廉洁高效”要求,大力加强国税网站建设,把国税网站真正办成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国税工作公信力、影响力的有效载体,以公开促民主、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公信。要围绕广大群众特别是执法与服务对象的“爱、恨、忧、思、盼”,定期组织群众与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国税网设立“热点反映”专栏和“零距离信箱”、“税情民意工作室”以及开展党群干群“情感沟通日”活动等新形式,方便群众反馈意见和建议。

  (二)建立正确的舆情信息导向。要积极主动地收集舆情信息,及时发现税收工作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科学引导社会舆论。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要迅速组织人员调查了解事实真相,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当事人当面交流、网络跟帖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和媒体公布事实真相,充分做好网络舆情稳控工作;通过系统内部网站和当地主流媒体网站信息发布、在线访谈、网络评论、举行新闻发言人发布会等方式,抓住事初、事中、事后等关键节点舆情走向,及时抢占网络舆情处置主动权。

  (三)建立舆情信息反馈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建立舆情信息档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要求,进行梳理后及时归口给各分管领导进行处理。对重要社会舆情信息要进行长期跟踪分析研究,准确判断舆情变化的走势。要善于运用信函、公示栏、新闻媒体等多种载体,宣传群众关心的各项税收政策法规,及时反馈、报告舆情信息调处情况,将对网上舆情信息的处理意见和处理理由反馈给群众,尽早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四)建立舆情信息分析制度。对纷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信息不进行深入分析,就不可能抓住舆情信息的本质。分析舆情信息要重点突

  出“三性”:一是要注意层次性。舆情信息是民意的反映,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利益群体所体现的民意不相同。二是要关注利益性。舆情信息的本质是民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和表达,它包括民众的直接物质利益,也包括民众的精神利益。三是要突出政治性。不仅要看民众意愿表达的方式、方法,更要看民众这种意愿所包涵的内在的政治倾向。要重点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要动态情况、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收集与分析,以及时掌握系统内外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群众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

  (五)建立网上舆情信息调研机制。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围绕重点,关注热点,解决难点,深入开展舆情信息调研,做到选题要“精”,调查要“深”,研究要“细”。凡重大税收工作决策前,必须进行深入实地的舆情调查。决策后要跟踪调研,根据实施效果的好坏和情况的变化,对决策进行完善和调整。要把舆情信息调研成果的转化率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指标,防止决策失误引发舆情信访。

  (六)建立网上舆情信息共享机制。建议由分管信访工作的局领导牵头,加强与区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公安局网监部门以及信访局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使互相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网络舆情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强化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联系,及时掌握和处置涉税网络舆情信息,制止歪曲事实报道和“封禁”反动性的涉税报道。

  (七)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建议由办公室、人事科、教育科、监察室、信息中心配备专(兼)职网络舆情信息员,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人员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就“什么是网络舆情信息”、“怎样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如何处置网络舆情信息”等问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每天对当地主要网站、论坛贴吧等进行不间断搜索监控。通过建立网上舆情信息处理队伍,定期分析网上舆论动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舆情信息处置方案,明确舆情信息处置的方法和工作要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科学引导舆论,为领导科学决策和参考提供有力的保障。对

  于一些需处理的涉税网络舆情信息,除及时报送相关领导,按领导批示处理外,专(兼)职网络舆情信息员要第一时间尽可能地引用群众语言和原汁原味、生动鲜活的网络语言进行正面跟帖,及时纠正舆论导向。

  (八)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管理水平,建立起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报送、通报等制度,做到早策划、早预报、早部署、早收集、早反馈,增强网络舆情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使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起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责任机制,将舆情信息工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明确主管领导、信息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激励机制,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冷水滩区局

  龚宏武

  第四篇:负面涉警舆情

  首先得说,媒体和民众要给警察公平的舆论,不要遇到任何事,就把所有罪责都归结到警察身上,总是处在警察的对立面思考问题。舆论有时候会误导公众的视线,让大家一边倒地对警察口诛笔伐。

  警察是什么,警察先是人后才是警察,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警察不是机器也有七情六欲也喜乐忧愁。“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把人民群众对警察的期望值推向了一个极高点,群众是不是认为警察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是可以解决人民群众的一切困难的。所以一旦警察稍微有点逆群众之意,不管做法是对是错,都将引来如潮的批判。

  所以,警察一直都是舆论的弱势群体,身为弱势群体,要怎样应对这些负面情绪?

  一是思想上要重视。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了广大网民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的主要空间。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维稳处突、调处纠纷等各类执法执勤行为,处于直接面对各类社会矛盾的第一线。伴随着各类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公安机关的社会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一举一动逐渐成为了网络议论的焦点。在这些舆论中,反面舆论又居多,警察成了不少网民发泄不平情绪的主要对象之一。民警在执法执勤过程中稍有不慎,甚至言语不够严谨,都有可能被网络舆论所曝光,受到无情地

  抨击,并且由于网络的便利性、快捷性及受众性,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就极易造成事件扩大化,一发不可收拾,造成极大的不良社会影响。

  二是行动上要做到分秒必争。网络舆论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关注人群多,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手上有手机,手机有信号,就可以在事发现场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内进行。公安机关通过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从而最大限度地挤压了造谣惑众、流言蜚语的空间,将影响降到了最低。

  三是理念上要做到转变提升。虽然网络舆论常常过于偏激,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意。民意不可违,可疏不可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也要随之发生转变。我们做好公安工作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我们要正确理解“民生”不是“驭民”、“治民”,而是“为民”、“利民”,要把网络作为加强警民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让网络成为一个反映民意和民情的空间,把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监督的力量,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加以整改,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用诚心争取群众的信任,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正直、诚实、勤勉、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形象,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以实际行动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一些善意的批评和真诚的表扬也要认真回应,积极加以引导,将网络快捷方便、服务面广的特点为我所用,不断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四是作风上要做到公道正派。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法执纪水平和为民服务本领,始终做到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一些造谣生事的言论就会止于事实真相面前,一些恶意中伤的言语自有明白事理的群众出来回应。因此,把握网络舆论基本点仍然靠的是公安队伍优良的作风、精湛的业务、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执法、热情的服务。

  第五篇:涉警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研究写作大纲

  写作大纲

  一、导论。对目前互联网发展的情况的描述,谈到网络舆情的现状,进而引

  出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关注。通过对目前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现状的描述,引入涉警网络舆情危机这一核心内容。提出重视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和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过笔者工作中处置的一起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案例的剖析提出问题。指

  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处置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公安机关对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机制仍然没有完善,办法和手段可操作性不强,往往最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基层公安机关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意识不足以及能力不强。对舆情的应对和处置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执政能力强弱的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提出,以及对该问题的思考为本篇论文研究的核心奠定基础。(提出问题部分)

  三、提出涉警网络舆情的危机的定义(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以及涉警网络

  舆情与普通网络舆情不同的地方,即其自身的特点:

  1、对象的特定性;

  2、强烈的攻击性;

  3、政治敏感性

  4、关注的广泛性(公安与其它部门不同,老百姓都了解)

  四、列举全国相关案例(其中包括笔者工作中的一起处置涉警网络舆情案例的剖析)。从宏观的角度归纳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历史。纵向比较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横向也作了比较,得出触发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不同原因以及不同应对处置方式和不同的收效。以此作为强烈的对比,分析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正确应对和处置的重要性。同时以此研究涉警网络舆情的类型和特征。如:涉警舆情危机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研究这些类型、特征、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目的就是要在舆情危机发生后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佳办法进行应对和处置,进而达到平息舆情,化解危机的目的。

  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章节。并由此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得出公安机关在应对和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普遍存在的的问题。(分析问题部分)

  五、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六、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在互联网虚拟网络背景下进行涉警网络舆情危

  机的应对和处置,提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和处理三原则:快发现、快通报、快引导。在三原则的基础上应对和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措施:

  1、增强公安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的舆情观念,坦诚面对民众;

  2.采取人工巡查和系统自动监察的形式,实现实时监测预警;

  3、内部设置网络评论员,在群众中培养“意见领袖”,引导舆情走向;

  4、借助媒体、官方网站、微博等宣传媒介第一时间通报真实情况。

  5、对于带有政治目的,借助网络推手恶意传播不良言论,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协调相关网站适当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6、公安民警要恪守职业道德,公正廉洁执法,从根本上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七、结语。

篇五:公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如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维护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稳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的大局,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际上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和提供的活动空间、境外有分裂恐怖的“种子”、境内有分裂渗透的“土壤”、周边有恐怖培训的基地,这就决定了我们与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特别是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再次用血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作为地处边疆和反分裂斗争一线的温宿县,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在保持稳定中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以经济的快速发展,夯实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农牧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还不强,还有不少群众意识深处存在宗教极端思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一旦有人煽动拉拢,很有可能参与其中,或藏匿观看煽动宗教狂热和反动宣传品,或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

  2、从目前反分裂斗争形势来看,敌人的活动策略在不断改变手法,由半公开向隐蔽,由松散型向组织化、集体化方向发展。

  3、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人数不断上升的主要成因在于维护稳定的基层基础工作仍较薄弱,部分基层组织尤其是村级综治组织软弱涣散,作用发挥不明显,对本辖区外来人员不管不问,对外出人员底数不清、去向不明,对闲散人员管理失控。

  4、文化市场监管不力,特别是流动摊点没有完全被查禁,从缴获的非法宗教及反动宣传品来看,违法人员主要从乌鲁木齐二道桥、阿克苏市红桥等宗教氛围浓厚、经营图书、音像制品摊点较多的地方获得,全地区乃至全疆对文化经营场所、摊点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网络,从源头上没有根本杜绝非法宗教及反动宣传品的流通渠道。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工具,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手段日益加剧,技术手段尚无法控制。

  如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5、个别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对基层维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基层维稳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部署。尤其是个别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对本村一些深层次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了解和掌握不透彻,抓基层维稳工作的思路不明朗,没有长远规划,抓落实不够,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对策及建议

  (一)着力治本。“7?5”事件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自觉做到“三个不动摇”。做好当前的稳定工作核心是着力治本。一是持之以恒的抓宣传教育。宣传教育要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农牧民群众集中学习教育制度、宗教人士在主麻日向信教群众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形成群众自觉接受教育、自觉学习的浓厚氛围,要通过长期的正面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明辨是非、抵御渗透的能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维护稳定的主动性、自觉性。二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最主要的是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三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温宿县90%以上人口为穆斯林群众,又地处边境,宗教色彩较为浓厚。为此,要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反分裂斗争的现实,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在旗帜鲜明地保护合法宗教活动、保护爱国宗教人士的同时,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查处带有两面性的宗教人士,遏制非法宗教活动。四是要提高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各类矛盾的凸显期,这些矛盾纠纷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要深入推进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坚持“民生为重、预防为主、调解优先、方便群众”的理念,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尽可能地减少矛盾纠纷涌入司法渠道解决,减少诉讼对抗,增加和谐因素。同时要妥善处置非对抗性群体性事件,多作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慎用警力,避免矛盾激化、对抗升级、性质转化。

  (二)完善机制。一是要按照“情报统领稳定”的要求,牢固树立“不抓情报,稳定难保”的思想。认真落实《社会稳定情报信息工作办法》,逐步完善适应现实斗争需要的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建立全方位覆盖、多层次延伸的情报信息2如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网络。要重点在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上下功夫,培养高、精、尖的情报信息员队伍,全面收集,准确掌握敌情、社情、舆情,争取在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情报信息,及时掌握基层维稳工作动态。二是按照“整合资源、整合力量、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综治中心。协调、指导乡(镇)党委、政府探索建立乡(镇)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有效整合乡(镇)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武装部等部门力量,搭建综治工作大平台,推动各部门密切配合,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日常工作“联勤”、突出问题“联治”、突发事件“联处”、基层平安“联创”,促进条块结合,力量整合,职能融合,工作配合,真正形成维护基层稳定的强大合力。三是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加大整治力度。要建立乡(镇)场每月对重点人员、重点事(案)件、重点物品和重点部位开展一次排查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治安混乱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通过对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查找梳理,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保障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四是加强以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打牢社会治安工作的基础。要协调建立县、乡、村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机构,做到机构设置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外来人口尤其是新疆籍人员按照“三证”严管,要逐一与其户籍地公安机关联系,掌握外来人员的身份和原籍表现,防止祸水流入。对本地外出人员也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外出时间、外出地点、外出事由、返回时间等都要落实清楚,特别是对家庭宗教氛围较浓的18—40岁外出人员要做到“三个清清楚楚”,有效防止其外出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建立重点人员情况通报、联控联防机制,对重点人口实行跟踪管控,使重点人口无论在本地还是外出都在我视线之内,杜绝监控盲点和脱管失控问题发生。对流动人口管理实行“以证管人”与“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切实达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管得住”的工作目标。

篇六:公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维稳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

  维稳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事关人民的生命和财权安全,我们一定要把问题整改好,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维稳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维稳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维稳工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了我县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通过这几个月从事维稳工作的经历,发现我县在维稳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此,本人对当前的维稳工作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改进我县的维稳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我县维稳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维稳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维稳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领导在对待维稳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出事就行,没有将维稳工作放在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一些分管维稳工作的领导存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管不了、没办法管的思想,发现问题不及时上报,不及时安排人员及时处理,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二是权责认识不清。很多单位领导潜意识里认为维稳工作就是维稳办的事,自己协助维稳办做好工作就行,很少主动排查不稳定因素。面对县维稳办交办的事项,主要领导交办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交办具体人员,工作就算结束,很少在过问事情的进展、处理情况。

  (二)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一是对涉稳问题抱侥幸态度,马虎对待,应付了事。对上级预警的维稳信息怕自己因工作没做好挨批评,因此,在上级部门了解处理情况时,总是说没问题,结果一出就出大问题。如对涉军人员稳控工作,县维稳办得到涉军人员准备围堵市委、市政府的消息后,立即要求各镇、相关单位做好排查稳控,并要求在下午5时前将情况上报县维稳办,第二天,维稳办又专门就人员的稳控情况向各镇进行了解,当时各镇都十分肯定的表示没有问题,这些人员都在家里,可结果我县就有x个涉军人员到了xx市政府上访。二是维稳预警信息处置不到位。三是对预警后的问题跟踪督查不到位。县维稳部门也存在对预警信息的督查不到位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认为把问题交办下去就可以了,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督查。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没有落到实处。社会风险评估主要对涉及较重大的决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决策前进行风险评估。我县虽然制定了社会风险评估办法,但在执行社会风险评估办法上并不是很到位,有许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前维稳部门并未介入。

  (四)情报信息滞后。情报信息是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命脉,情报信息要做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服务本级党委决策需要、服务引领维稳实战的要求。情报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信访信息、综治矛盾排查、各级上报的维稳信息、公安专报信息、上级维稳办转办信息、网络信息等六个来源。我县的信息情报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情报信息研判机制未建立。信息研判是对所有维稳信息的真假、重要性进行甑别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工作经验,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定期信息研判机制,联合信访、两办信息科、国安、宣传部网络信息工作组及有关单位等组成的信息研判机构,实现情况互通、信息互享、部门互动的综合研判平台,系统地对信息进行整合、分类、甑别、预警、交办,才能实现从被动保稳定到主动抓维稳的转变。二是情报信息滞后。目前我县的维稳信息来源仅靠国安、上级维稳信息和部分上报信息及信访信息支撑,社会面信息收集依然是一片空白,无法主动的收集社会面的信息,导到我县维稳信息工作滞后,不利于我县维稳工作的开展。三是工作经费不足。县财政预算的维稳经费仅能保持维稳办一年的正常工作运转。但是一些涉稳信息需要通过信息员渗透收集,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但聘请社会信息员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仅靠财政年初的预算的这此经费是不够。

  二、推进维稳工作的措施及对策

  维护稳定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维稳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克服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政法维稳工作才会取得新的成效,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才能健康协调发展。

  (一)强化责任,加强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维稳工作对我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镇、各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各镇、各部门要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维护稳定工作,进一步强化各单位抓维稳的责任意识,将维稳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干部职工身上,形成人人抓维稳的工作局面。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向县委、县政府签定维护稳定工作责任状,如未按责任状要求落实责任将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进行问责,才能促使各级领导重视维稳工作,加大做好维稳工作的力度,从源头上、根本上减少不稳定的因素,形成主动维稳的良好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三级预警和社会风险评估机制。一是强化信息研判。三级预警是通过对信息的研判,破解涉稳事件防控的诸多难题,实现维稳工作由“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转变,由被动保稳定主动抓稳定转变,由被动介入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应急处置向常态稳控转变。二是全面推行社会风险评估。社会风险评估是对党政部门对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提升源头、决策和过程防范力、处置力和稳控力。笔者认为在实施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等工作中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时,维稳部门必须要参与,针对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提出解决方案,才能有效地预防维稳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对涉稳事件处置工作的督查力度。对发出预警的事件,要实行督办制度,上下之间、部门之间整体联动,加强对涉稳事件的处置力度,依法调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延伸触角,建立一个覆盖面较广的信息网络。一是要建立信息常态化研判机制。成立由县维稳办、两办信息科、信访、国保、宣传部网络信息常态化研判机构,定期召开信息研判会议,对所有掌

  握的信息真假进行研判,及时向有关单位预警,落实责任。二是要建立覆盖面较广的信息网络。对重点人员、重大事件的维护稳定工作,必须时刻掌握信息,才能牢牢把住工作的主动动权。建立一个可靠的信息网络对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尤为重要,因此建议县政府追加x万元以上的信息工作经费,以便我县信息网络的建立。三是在政府网上设立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以解决群众不敢说、不能说的情况,以此来拓宽维稳信息来源。

  维稳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主要是对维稳工作进行一个自查、自纠、自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快速解决,避免这些问题长期存在。

推荐访问:公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公安 建议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