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党史学习> 正文

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集合6篇

神洲文档网 发表于2023-02-28 12:00:31 本文已影响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6篇

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篇1

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

文件类型 TYPE OF DOCUMENT:软件介绍

版 本 号 VERSION:V1.0

时 间 DATE:2012-02-06

联 系 Telephone:153********

网 址 Website:sz.skyclass.cn


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

一、产品介绍

天空教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基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际,利用网络对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补充,支持课题、案例研究等教学模式,通过分班、分组、跨班共享等功能加强思政课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

二、产品特色

天空教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帮助思政课教学的老师解决下述几个难题:

1、学习惰性

许多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因此需要有过程性的评价手段,能够让学生在平时必须学习,并且平时学习表现定量化的计入最终分数,从而摆脱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是学生无法依靠期末突击复习来解决问题。

2、作业、讨论中的抄袭现象

由于公共课的特点,导致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数量有限,即便用上网络教学平台,也无法让学生确保学生的平时学习是认真完成的,大量的学生在网络讨论和作业中利用电脑的复制功能,结果不仅没有提高教学效果,相反还增加了学生应付课程学习的方便程度。

因此,天空教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专门设计了防复制功能与字数限制功能,在作业、讨论中均可设置防复制功能,学生无法利用电脑的复制、黏贴功能来实现文字的录入,即便是抄,也得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入进去,再配合字数限制功能,少于多少字的内容将无法提交,有效的确保了学生每一次作业、讨论的参与质量。

3、如何使学生认真观看教学视频

政治课的教学离不开活生生的案例,大量大媒体视频资源的运用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网上有效运用的视频服务教学是一个难题,原因是学生在独立观看视频的时候,因为电脑的多用途,无法限制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换句话说,视频是放完了,但是学生可能从头到尾都没有看一眼,全部在干别的事情,而教师对此是一无所知的。

为此,天空教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特别设计了获得国家专利保护的视频专注度检测功能,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的判断学生是否在观看视频,同时还能检测出学生观看视频的认真程度,并直接给出分数。而观看过程中,视频的右上角会实时显示相应的专注度分数,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观看。该算法综合了人类大脑研究的前沿进展,可以确保检测的有限程度,学生可以请人代看,但是绝对无法在观看过程中作弊获得高分。

4、大规模考试

作为公共课,大规模的考试是避免不了的,而现在的教改趋势是将期末一次性考试改为平时的多次分散性测试,如何在校园网环境下确保每次上万人的互联网考试能够稳定有效的进行,是本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

天空教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在传统题库、考试统计等功能的基础上,运用了云计算的底层技术,开发出了能够适合校园网环境下的万人规模分布式考试系统,并且能够有效的解决掉线问题,唯一地点登陆等难题。

该套考试模块在2011年经历了某市2万人规模,全市分布的的40余次,每次50多道复杂题型的考试检验,完全达到设计指标,轻松胜任校园网考试要求。

下面是题库、考试的功能界面与万人考试实例。

5、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

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喜欢游戏中的社会化竞争机制,天空教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性的引入了游戏中的社会化竞争机制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让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表现能够量化为班级排名指标,再适当配合教师课堂表扬,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所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出现了教师公告万人留言的热闹场面。

这一机制非常特别,绝非简单的发帖计分模式,而是将参与的时间与时机运用到排名算法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灌水等作弊行为,可以有效的保证认真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受打击。

三、用户案例

1、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开始使用天空教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思政课的改革,利用防抄袭的作业和讨论功能避免学生复制抄袭网络文章而降低实际学习效果、改善教师授课体验,基于多媒体课件的授课方式又为精品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2、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于2009年开始使用天空教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把课题型教学选题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上;在课堂内引导和指导学生选题并组成研究小组;经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题研究;学生以论文、报告(PPT形式)等形式上交作业;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阅,并通过多种途径介绍和宣传学生的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案例截图:

(每个学期的思政课都开设多个网络教学班级)

(思政课网络教学班级内的教学通告)

(思政课开展在线的话题讨论,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

3、其他使用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案例

南京林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广西医科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篇2

思想政治课教学总结

大学生学习思修课,不仅可以帮助大一新生陶冶了思想、净化了生活、认识了人生,还可以让新生在大学里学会做人处事的真正意义。作为任课老师,我能够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能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一、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健康成长

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这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而言,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新生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新生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新生中不乏有些经历坎坷的学生,这些学生性格往往很内向,遇到挫折常常是失望和沮丧、自暴自弃、自怨自叹,在学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后,其中有大部分的新生有很大的改观,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靥,性格也开朗活泼。

二、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谈到了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专业的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和业务知识。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不仅要学得进,还要拿得出,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学业成果。

3、勇于开拓创新,永葆学习中的生机和活力。大学学习生活中,担负着专业学习的重任,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以往学习的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今后的学习中,自己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上如何更好地、较深层次地、更广领域地摄取知识,把学习这“第一要务”体现在业绩中,使大学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活力。

三、大学生在于不断地修养人格——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这些修养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学生要做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同学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能使21世纪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会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到真正的新东西。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思政教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一堂课不仅要精讲讲重点难点,要使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要在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自学、讨论、辨论、练习等。帮助学生思考,不越俎代疱。一般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引入、结尾总结,中间难点重点由教师讲,其他可由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如果教师一节课讲到底,教师的讲课就会变成学生“催眠曲”,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教师要让出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师生互动,这样课堂就会有生机,有活力。这时,教师已不是演员,而是躲在幕后的“导演”。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能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迎接挑战。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晏中梅

2015年11月2日

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篇3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思政课教学计划

为切实保证本学期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部署和落实各项任务,努力把各阶段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为了搞好思政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使其健康成长,特制定此计划。 

一、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是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设置。它不仅集中体现了课程性质、表达了课程的核心价值,也作为全部课程目标的统领,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这是对课程基本内容目标的概括。它集中体现了课程“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的性质;反映了“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的基本理念;也表达了课程内容目标的设置对时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追求。 

3.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重要的知识目标,也是课程最根本的能力目标。它集中反映了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的基本理念,是课程最能体现其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独立价值的目标。 

4. 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这是课程特有的能力目标,也是课程特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它表达了要促使学生“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的课程性质,反映了“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的基本理念,也是最能体现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独立价值的目标之一。 

5.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这是课程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目标。它表达了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课程性质,也体现了“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 

6.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课程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根本问题。它不仅直接表达了课程性质,而且反映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经验,体现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的总体要求。

(二)分类目标。

1.知识 

①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这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核心概念。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从根本上讲,我们之所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就在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④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是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一以贯之的目标,也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的重要目标。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⑤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这是高中学段特别强调的课程目标,也是支持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应用性知识目标。对于即将步入成年、进入更广阔社会领域中生活的高中学生,课程必须提供相关的应用性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世界、正确对待人生、正确选择生活道路、正确把握生活准则。 

 

2.能力 

① 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能力发展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的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的成长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比如,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给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互联网及其他传媒传播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学生产生了不良作用;不利于学生成长的种种社会消极因素和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增多;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这一切,都需要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② 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这是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强调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是课程性质的重要规定。只有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既进行认知教育又开展实践教育,才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向人民学习,了解社会,磨炼意志,培养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切实提高社会参与的能力。

③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这是学生参与当代社会生活必须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竞争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但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不仅注重规则,而且注重合作。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善于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包括遵循规则,共同营造一个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在竞争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谋求双赢,对于学生毕生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和非常必要的社会参与能力。 

④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这也是即将成年的高中学生走向未来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必然要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贯彻“三贴近”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 

⑤ 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法律素养,也是基本能力。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每个人都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自觉地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准绳,依法办事、依法律己,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实把握发展的机会,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⑥ 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公民基本素养和能力。当代社会信息高速、广泛传送的特点,使人们生活的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能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信息,无疑是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获得发展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体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目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也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基本、最重要的信念。所以,被列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首要目标。 

②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这也是课程体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课程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 

③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这是以培养现代社会公民意识为主旨的课程目标。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在小康社会中生活的中国青年,不能不具备适应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公民意识,包括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等,都是培养这种公民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④ 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这是强调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的课程目标。为此,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引导学生在面对集体、社会和他人的问题中,树立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意识,能够在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中,时时、处处、事事,表现出乐于助人、团结友善的精神。 

⑤ 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这是课程体现以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突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既是科学态度的本义,也是创新精神的表现。崇尚科学就要有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不仅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而且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表现,因而也是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题中应有之义。 

⑥ 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仍是课程体现以育人为本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此,要在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的同时,努力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都提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化活动设计,力求使学生在健康有益的文化体验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⑦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这是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即国际意识的课程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都是具有世界眼光的情感表现和价值取向。这是因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而这,正是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视野和情怀。

二、形势教育策略 

策略一: 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是比较深远的。所以说教学观念如果不改变,就不可能消除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更不可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一) 教师要转变“学生观”  

   政治课应该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健康的个人心态和心理品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达到让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这是思政课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思政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总而言之,思政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来解决问题,如果将“学生”这一基础忽视,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 教师要转变“教材观” 

按照国家教育以及从当前形势来看,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在人格上与教师平等的人,他们不是纯粹接受知识的机器,也不是没有思想感情没有观念看法的受教育对象。因此对思政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中的“实际”要有一个更加广发的认识,除了要本着让学生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要让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体验社会人生,爱护自然环境,领悟科技进步,体会知识的实用价值。也就是说教师要亟需转变教材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学教材的机器而必须让学生既立足于教材又要深入了解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生活哲学,坚持“小课堂,大社会”的方针。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补充教材知识,把薄的课本变得“厚”一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策略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果学生在课堂活起来,教师也就活起来了,教材内容也就丰富了,教法也就多种多样。有了这些,只能算是万事具备,还欠东风。这东风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有把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思政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活力,课堂中的教学方法才能被更有效的利用,思政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一个更高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要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坚持教学民主、师生平等 

我上面的论述中提到必须要改变教师的学生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坚持民主公平、师生平等,学生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和思想问题给予细心和耐心地说服教育;对学生提出的“怪新奇”问题要持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态度,不要采取轻易否定或者干脆置之不理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新问题的研究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二) 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 

教师应适当的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并且要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 教学媒体的创新 

教学媒体的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要积极探索传统的教学媒体及其组合对思政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二是要学习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最新的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技术有对声像图文的综合处理能力,因此它可以使一堂课的信息密度和接受效果大大加强。但是在选择和制作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时一定要注意:多媒体课件不能成为主角,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将思政课上成游戏课或是观赏做作课。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不能更多的获取和处理信息那将会被社会淘汰,思政课堂教学和教师同样也不例外。 

三、 社会实践教学计划

(一)实践形式

鉴于学生人数太多,所以采取分散的形式,按照所布置的题目,每个专业班级内部由6-10名学生自由结合成社会实践团队,并在课余时间进行此次社会实践,学期结束前每一实践团队提交一份调查报告作为评定团队成员期末总成绩的依据。

(二)调查方向

1.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可围绕文化惠民政策问题、社区文化建设问题、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乡村文化建设发展问题、古村落保护开发问题、城市高雅艺术文化普及问题、西方文化渗透影响问题、网络文化建设问题、移风易俗问题、婚丧嫁娶问题等事项展开调查。

2.对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认识。可以围绕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问题、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养老问题、慈善事业发展问题、保障房建设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城市流浪人群治理问题、公共服务产品拓展培育问题等事项开展调研。

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可围绕城乡居民环保意识问题、环保教育问题、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饮用水安全问题、公共场所吸烟污染问题等事项开展调查。

4.走近弱势群体。农民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走访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收入等基本情况,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处境和发展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5.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惠州及全省各地均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这些基地,通过梳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其中的道德教育价值,感悟道德的力量。

(三)实践成绩考核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调查活动开展情况及调查报告完成质量等方面,综合考核,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考核成绩计入该课程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50%。

晏中梅

2015年11月5日

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篇4

《大自然在说话》 思政课教学设计

课题 《大自然在说话》 学科 思政 授课人

授课形式 网络授课 授课工具 腾讯会议 授课时间 2020.3.

通过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的生命

设计理念 共同体,在行动上引导学生将我们对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殷切追求化为守望与建设美好家

园的实际行动。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品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

本理念。

(2)树立忧患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能力目标

学习

(1)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与要求,懂得发展道路

目标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在生活中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提升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理解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

关系。

(2)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环境,保护社会,保护大自然。

重点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

1.我们在生活中应形成怎样的生态理念是什么?

2.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复习

言明此次思政课意义: 回答问题 教师引入本节课

自然和人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呼吁大 课题

家一起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

量。

讲授新课 (腾讯会议共享视频资料)

一、结合《大自然在说话》视频资料的展示,思考 (此环节,腾

下面问题: 讯会议全员静 对 资 源 进 行 开

1、大自然母亲说了什么?

音) 发,使用问题引

2、海洋说了什么?

发学生思考。

3.雨林说了什么?

欣赏视频,思

4.土地说了什么?

考问题

5.水说了什么?

用形象的视频资

6.花说了什么?

料、激发学生学

7.红木说了什么?

学生在腾讯会 习兴趣,引导学

8.亚马逊说了什么?

议聊天功能中 生用事例证明所

9.家园说了什么?

回答,发表自 学观点。

10.珊瑚礁说了什么?

己的看法。教

11.山说了什么?

师进行点拨。

12.天空说了什么?

(上述问题上传腾讯会议会议文档资料)

二、文字接龙

在视频内容结束后,学生纷纷腾讯会议中留言,表

学生在 XX中 X

达自己的保护环境的 话语。在此基础上,教师提 年级停课不停 文字接龙形式激

出在九年级停课不停学的微信群中口号接龙,学生 学微信群中口 发学生兴趣,提

纷纷响应。 号接龙,抒发 高学生对环境保

爱护环境,保 护的意识。

护 环 境 的 情

感。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做以简短总结,指出:我们人类让大 聆听, 对内容进行简洁

思考 呈现,逻辑清晰, 自然给我们提供的一切的美好慢慢的变坏,大自然

的部分美好正在逐渐消失,大自然逐渐失去了平 情感升华 直观明了,便于

衡,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再这样下去, 要不了多久, 学生理解,提高

我们人类将从地球上消失,被大自然遗弃。 认知。

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事情,保护大自然,呵护大自然,让更多的人去自

觉地、主动地爱护我们的环境。

课下作业 每位同学在课后写一篇《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 ( 多 媒 体 显 升华本节课所学

示) 内容

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篇5

践行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主题思政课实践研讨活动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一年级王晶

【教学目标】

1.知道立定跳远的名称和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的特点。

2.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能够做到预摆正确,双脚起跳,

双脚轻巧落地,灵敏、协调性得到提高。

3.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并与同伴友好地交流与合作。

【教学重点】双脚蹬地向远处跳出,双脚同是落地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双脚轻巧落地

【教学流程】

导入与热身: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练习

三、准备活动

实践与提高:一、立定跳远【动作方法】

【动作要点】

二、游戏:开火车(游戏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调节与放松:一、放松活动

二、小结

三、下课

【板书设计】

立定跳远

第八周第1次课

学科:体育授课教师:王晶授课班级:1年4班

党史思政课教学设计篇6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

学 院

学 科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学 分

课程类别

A.通识课 B.基础课 C.专业课

“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教学方法与举措

         教师签名:      

.

推荐访问:党史 课教学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