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不忘初心>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心得体会(6篇)

神洲文档网 发表于2022-03-28 17:19:16 本文已影响

(篇一)

今年以来,局党委在会党委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根据活动方案,局党委分两期组织全局干部前往贵州的遵义等地,开展实地现场学习。我参加了第一期活动。活动期间,我与同事们一同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等多处革命历史遗迹,了解了红军长征途经贵州期间的重大事件,感受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思想和坚定信仰,更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现将现场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现场学习情况

这次现场学习活动的主要行程在贵州省遵义市境内。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红军长征路经遵义期间四渡赤水,成就人民军队历史上一段传奇。不少老一辈党和军队领导人都在遵义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我们于6月10日晚乘火车抵达遵义市。次日上午,在入住酒店的会议室,遵义市委党校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专题课,主题是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精神。当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市区的遵义会议会址。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当年召开会议的场所-贵州地方军阀柏辉章的公馆,接着我们又来到旁边的遵义会议纪念馆。结束参观后,我们前往遵义市烈士陵园祭奠英灵。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先鞠躬三下以表敬意,接着两位同事向纪念碑献上花圈,云海局为花圈整理缎带。最后全体党员在云海局领誓下,重温了入党誓词。仪式结束后,我们瞻仰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墓和红军卫生员塑像。陵园讲解人员向大家讲述了邓萍烈士和红军卫生员的故事。

6月12日上午,我们冒着霏霏冷雨,前往遵义以北的桐梓县开展现场教学。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登上巍巍山岭,俯瞰娄山关战斗遗址。娄山关扼守贵州去四川的交通要道。当年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两次激战于娄山关口,而第二次娄山关战斗史称娄山关大捷。我远望逶迤起伏的山梁,近看当年遗留的战壕,难抑内心的激动,当年红军奋勇杀敌、夺占隘口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接着,我们来到山脚下的娄山关演义中心,观看了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实景演出娄山关大捷。当天下午,我们来到遵义播州区花茂村。花茂村是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创建点。**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此地,调研乡村建设情况。我们在村里参观了制陶作坊、陶艺商店,并来到了当年总书记召开座谈会的“红色之家”。告别花茂村,我们前往参观苟坝会议旧址。我们先来到会议陈列馆,了解会议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接着,我们来到了会议旧址。在这里,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用过的马灯。临近黄昏,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参观,来到离此处不远的平正仡佬族乡。该乡是贵州精准扶贫示范点。仡佬族同胞们为我们备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长桌宴。我们在用餐之余充分感受到了民族间的深情厚谊。天色渐晚,我们拜别朴实的乡亲,直奔仁怀市茅台镇。该镇是茅台酒的原产地,红军从这里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我与同事们入住酒店后漫步来到赤水河畔,欣赏了两岸美丽的夜景。

6月13日上午,我们从茅台镇乘车北上习水县土城镇。土城镇是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的地点。在土城镇,我们首先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了解红军四渡赤水,转战黔北的全过程。听过工作人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我完全折服于红军神出鬼没、灵活机动的战术。中午用餐后,我们来到青杠坡战斗遗址。我们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三鞠躬,并在纪念馆讲解员的领读下,集体朗诵由纪念馆职工创作的现代诗他们的名字,抒发对红军英烈的哀思。之后,我们折返土城镇,参观了红军医院纪念馆和女红军纪念馆,了解了红军的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历史和女红军的英雄事迹。结束土城的参观活动后,我们返回茅台镇住宿。

6月14日上午,我们先参观了茅台镇的中国酒文化博物馆,系统了解酒的历史渊源、与酒相关的人文风俗、酒的酿造工艺和茅台酒的生产历史,接着,我们来到红军四渡赤水之三渡陈列馆,又一次观看主题展览,重点了解了红军进入茅台镇,三渡赤水发生的故事。当天下午,我们南下贵阳,在途中来到息烽县参观国民党集中营旧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阴森的牢房和恐怖的刑具,真切体验了集中营的艰苦环境,也更能体会革命先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几点收获与体会

这次活动期间,我和同事们瞻仰烈士陵园、登临战场遗址、观看主题展览、凝听革命故事,浑然不觉旅途的劳顿。我通过活动有效提升了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水平,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一是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国际歌里有一句歌词这样说,要为真理而斗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应当直面犯下的错误,并从中汲取教训。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在不断的修正错误中成长与成熟起来的。遵义会议发生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由于共产国际不切实际的指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革命事业面临被断送的危险。毛泽东等党的高级领导人清醒认识到,纠正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历史选择了遵义这座城市作为修正错误的起点。遵义会议纪念馆用实景模型再现了会议召开的情景,只见与会人员神色冷峻,会议气氛凝重。我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了解到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和军队领导人,在会议上严肃批判了中央的路线方针,而当时中央负总责的博古同志也进行了辩护,意图将工作失误归于军事领域。我想,当年中国共产党执行的路线方针是由共产国际制定。要修正共产国际的错误,在政治上需要极大的勇气。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逐渐摆正了与共产国际的位置,独立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中国共产党修正错误的勇气,不仅表现在路线方针方面,也表现在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苟坝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通过参观陈列馆,了解到苟坝会议是长征期间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上,毛泽东与林彪等人就红军作战部署发生了激烈争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不进攻打鼓新场的建议遭到众人的反对。会议召开当晚,毛泽东提着马灯找到周恩来深入交换意见。第二天大家继续开会,毛泽东同志继续细致耐心的分析敌我形势,最终与会同志同意了毛泽东同志的意见。红军总司令部取消了原定作战部署,避免了战斗损失。苟坝会议说明,一名党员在错误面前要敢于坚持真理,哪怕受到一时的委屈,也要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从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的过程来看,修正错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往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需要当事人之间的以诚相待、以心相交。我想,今天我们开展党内监督,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样是修正错误的过程。我们应以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为榜样,既要严肃的指出问题症结,又要诚恳的感化对方,从而达到纠正错误、凝聚共识的效果。

二是了解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去年在龙岩的时候,我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孕育过程。这次在遵义,我通过参观展览着重了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我认为,通过四渡赤水可以看出毛泽东指挥作战有几个特点。第一,通过积极调动敌人来创造战机。红军原定在土城设伏歼敌,再经川南渡过长江,然而由于情报不准,土城作战失利。毛泽东临危不乱,指挥红军一渡赤水河,向云南急速进军,摆脱了敌人的追击。红军在云南北部略作休整,又出其不意的回马一枪,杀回贵州。红军的行动有效调动了国民党军队,从而形成了贵州北部防守兵力空虚的有利局面,给二占遵义打下了基础。第二,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薄弱之处。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主要打击的是国民党的地方部队,较少打击国民党中央军。苟坝会议取消的打鼓新场战役要打击就是中央军周浑元部。由此看出,选择作战对象时要考虑敌我力量对比,要优先选择弱敌。与此同时,不能因为敌弱,而减少作战兵力部署。有句俗语叫“杀鸡焉用牛刀”,但作战就要做到“杀鸡就用牛刀”,集中优势兵力给敌人毁灭性打击。第二次娄山关战役中,红军集中了一、三军团超过万人发起进攻,在兵力配比上超过防守的黔军。第三,通过打乱敌人心理来获得主动。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毛泽东也深谙心理战的重要性。他在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后,指挥红军摆出进攻贵阳的态势,打乱了当时在贵阳指挥作战的蒋介石的心理防线。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红军又派出侦查部队在贵阳郊区虚张声势。蒋介石慌忙命令部队向贵阳集结,红军由此成功的逃出了敌人的包围。毛泽东之所以敢于出奇兵,设险局,就在于他摸透了蒋介石色厉内荏、贪生怕死的心态。红军四渡赤水最终得胜,不仅需要红军将士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心理战术的神奇作用同样是不能忽视的。

三是感受了革命烈士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次在遵义,每到一处,当地的讲解员都会跟我们讲述感人至深的烈士故事。这些故事令我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百折不挠的信念。在遵义烈士陵园里,讲解员讲述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的故事。邓萍烈士是彭德怀同志的好友,一起参加平江起义。在中央苏区期间,邓萍协助彭德怀指挥三军团,打了很多胜仗。1930年红三军团一度攻占长沙,这是红军攻下的唯一一个省会城市。长征期间,邓萍身先士卒,多次深入前线指挥作战。二次攻打遵义时,邓萍和三军团某团团长张爱萍来到阵地前沿侦察。就在即将结束侦察时,敌人的冷枪击中邓萍的头部。邓萍身体一软,就势栽倒在张爱萍怀中,永远闭上了双眼。邓萍牺牲时,年仅27岁。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内心十分沉重。27岁本是年富力强的年纪,邓萍同志却猝然离世,连一句遗言也没有留下。他以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信仰,履行了共产党员对党旗作出的誓言。在息烽集中营旧址,讲解员给大家讲述了张露萍烈士的故事。张露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张露萍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张露萍在党组织帮助下奔赴延安学习,并在那里入党。1939年,张露萍受组织委派,来到重庆开展地下工作。她按照上级安排,与打入军统内部的地下党员建立联系,建立了一条秘密的情报输送渠道。1940年,张因身份暴露不幸被捕,与其他难友一起关进了息烽集中营。张露萍在狱中虽受尽酷刑,仍保持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没有说出任何党的秘密。我看着张露萍烈士的遗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当年这些革命者能够为了信仰而献出生命,今天的共产党员没有理由不从严要求自己,履行好党员的义务。和平的年代里,敌人的刀枪成为了历史,但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篇二)

十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司法局组织的赴嘉兴、上海的党性教育班,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到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参观学习,还到了淞沪会战纪念馆、上海四行仓库、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受益匪浅。

我印象最深刻是南湖革命纪念馆,感触最深的是“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实践,概括反映了建党时期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它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文化之基,是红色资源中的优秀代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问题青少年的教育具有极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新安学校的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将“红船精神”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让“红船精神”在学校生根开花。

一、以“红船精神”引领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不乏存在世俗、功利的心理倾向。新安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目的不明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或者不正。针对这样情况,我们可以“红船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不忘本、不变质,自觉用辛勤劳动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二、以“红船精神”激励青少年学生养成勤奋刻苦、知难而进的学习品格

我校学生,多数沉迷于网络游戏,没有远大的抱复和学习的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红船精神”教育,激励他们树立起学习奋斗的目标。

我校学生,多数受家长溺爱,懒于做事,厌学逃学、贪图享受,不能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自我奋斗意识缺失。适时地给他们讲解“红船精神”,让他们感受到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奋斗的艰辛。同时,从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身上,学习刻苦学习、知难而进的学习品格。

三、以“红船精神”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奉献的个性品质

孟子曾曰“与人为善,善莫大焉”,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更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必备素质。只有做到与人为善,才能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

新安学校的学生,开口闭口“我想,我不想”,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严重。而“红船精神”,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青少年一代中,通过红船精神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指引,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真正领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倡导与人为善、团结协助、乐于奉献的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品质。

四、以“红船精神”指引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创新的坚定信念

1921年,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理想、百折不饶、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由于受到国内外思潮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游离,这就要求我们帮助中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承担时代使命,不畏艰难奋勇前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人格,引导中小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安心踏实,悉心求学,实践“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创新成就卓越”的理念,把中小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人。

五、因地制宜,把“红船精神”融入课堂

政治课、历史课、国学课,都可以在教学中将“红船精神”内涵渗透进去,尤其像中共一大、五四运动、八一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要讲清讲透。音乐课可以通过教唱十送红军、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国歌等歌曲,介绍歌曲创作背景,介绍聂耳、冼星海等革命艺术家进行渗透。

六、利用国旗下讲话、“我们的节日”等活动,用“红船精神”浸润感染学生

道德的养成、信念的确立仅靠知识的灌输和理念的教授是不能完成的,还要辅以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可以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如清明节组织学生缅怀先烈,端午节利用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这样多点渗透,时时浸润,持之以恒去做,“红船精神”一定会深入学生心灵,引发学生感触,指导学生生活,收到理想的效果。

那时,“红船精神”就真正在学校生根开花了。

(篇三)

5月14-18日,我来到山东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参加了区政协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班的学习。

短短几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听取了两个专题报告,参观了沂蒙革命纪念馆,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南县马牧池红色教育基地。

专题报告培训中,讲课专家们结合沂蒙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拥军支前、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对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价值与意义作了深刻的解读。沂蒙精神,内容十分丰富,内涵极其深刻。浓缩提炼,专家用了十六个字高度概括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我们已经铭记在心。“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政治灵魂,新的征程中,我们要学习沂蒙人民一心跟党走的坚定立场;

“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中,我们要学习沂蒙人民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

“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强国复兴中,我们要学习沂蒙人民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价值核心,奔向小康中,我们要学习沂蒙人民公而忘私的宝贵品格。

实地参观,现场教学,聆听着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沂蒙红歌的歌声,我们穿越了时空,似走进渊子崖村,看见在枪林弹雨中,男女老少齐上阵,拿着大刀、长茅正冲向穷凶极恶的日寇,看见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为了救援父老乡亲,最后血洒渊子崖;

--我们望着战争硝烟中的800里沂蒙,看见沂蒙山人“百万人民拥军支前”,把“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

最后一块布,用来做军装;

最后一个儿郎,送他上战场”穿越中,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的群众路线的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才赢得了民心;

我也更进一步地理解了民进创始人马叙伦先生“我们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这句话的深刻道理,--“跟着共产党走”,这是中国各民主党派创始人的初心。

踏上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在革命烈士墓前,在红嫂纪念馆里,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在孟良崮战役胜利纪念碑下,我看到党为人民,人民爱党;

党和人民,鱼水情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中国人民的民心,党心民心,心心相印。

回望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在“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大姐”、“沂蒙六姐妹”等沂蒙英雄人物普通而又伟岸的身影里,我读懂了,为什么中国各民主党派创始人要以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初心;

我懂得了,作为民进会员、作为政协委员,只有薪火相传,不忘“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初心,不忘不但要让人民站起来,而且要让百姓富起来、要让祖国强起来这一初心,才能真正与党同心同向,才会时时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在政协履职中不辱使命。

(篇四)

3月25日至3月31日,我有幸参加了英德市委组织前往复旦大学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班学习。在复旦大学学习的短短一周里,行程满满,在校园里随处飘散着人文与科教气息,让人流连忘返,正如复旦大学校训所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老师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接受了复旦“文化”的洗礼、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收获和体会颇多。

一、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入明晰的理解

这次学习,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展开了详细深入的阐述。徐学通教授系统地讲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脉络构成、重要意义;

施凯副主任就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内容逐一为我们进行了解读;

冯小敏副部长结合组织工作实际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指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对我们今后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全弟教授则与我们一同分享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在他的授课下,我们看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百年中国梦的决心与信心。可以说,这次课程的安排,让我们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更为贴近、更加明确、更易掌握的认识,让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四个意识”,更加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进一步明晰了目标任务,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党的建设努力方向和实现途径有了更深入理解,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担当,认清了自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大局中的职责定位。

二、从学习红船精神与重温入党誓言中坚定前行

在学习期间,课程还安排了我们前往嘉兴南湖,沿着当年一大代表们在嘉兴南湖走过的足迹,在当年一大代表乘船的渡口瞻仰了毛泽东、董必武等革命先辈的雕塑,开始了中国革命红船启航之地的体验;

在渡船上认真聆听发生在1921年夏天的那段红色记忆,并瞻仰了红船;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了“开天辟地”和“光辉历程”主题展览,观看了红船专题录像片,重温了入党宣誓。在边走、边学、边看、边悟中,我们重温了一大从上海转移至嘉兴南湖的背景及过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一大”南湖会议在党的创建中的历史地位,感悟了红船精神,思想心灵得到了净化触动,理想信念和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

三、得到了一次全面及时、实用系统的自我提升

此次培训的课程设置针对性强,特别对于我们这一期的学员来看,许多学员都是基层一线的一把手,在新时代下的如何主动布局开题、务实落地,是我们许多学员在十九大召开后面临的主要工作难点,在培训中的几节课程,给予了我们许多启发。马忠法教授讲述的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与当前我们法治政府建设四级同创工作直接对应,一些重点难点工作怎么依法依规的快速推进,在这里找到了一些可参考的案例;

朱明教授讲授的干部的自我认知与沟通技巧以及吴涛老师讲授的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应对与危机管理则是对我们领导干部知识层面的一次革新,既为我们在日常沟通协调时所出现的细节问题提出了正反面的案列,也及时地补充了我们在互联网时代这些新生事物影响下的舆情应对方案,有效地填补了我们在工作中的短板问题,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明确乡村振兴发展如何融合落地的实践方向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印象中较为深刻的还有朱远老师讲解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的振兴发展直接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享受幸福发展成果,本人所在的乡镇地处市郊,是一个正在从乡村向城镇发展融合的典型地区,在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情况和思考的办法也比较多,且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市委主要领导也曾到英红镇调研过乡村振兴发展的案列模式,所以说这节课程与我们工作的结合度是较高的,也是值得学习引鉴的。回顾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如何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从来都是贯穿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主题与主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当前,我镇两个园区现已初具规模,城镇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变化,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红茶特色行业、供港蔬菜基地、电商农业等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形态均已铺开,可以说,也正是我们在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与产城融合、埋头奋斗干事创业的时候,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在培训结束后,下一步我将把所学所思进一步转化为工作思路,找准工作推进的最佳结合点,以英红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入驻、广州经济开发区接管园区等为契机,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城镇一体化进程,

建设休闲旅游和特色农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宜商、宜业、宜游、宜居城镇,全力把英红打造为英德市中心北扩轴极,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篇五)

今年以来,局党委在会党委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根据活动方案,局党委分两期组织全局干部前往贵州的遵义等地,开展实地现场学习。我参加了第一期活动。活动期间,我与同事们一同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等多处革命历史遗迹,了解了红军长征途经贵州期间的重大事件,感受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思想和坚定信仰,更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现将现场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现场学习情况

这次现场学习活动的主要行程在贵州省遵义市境内。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红军长征路经遵义期间四渡赤水,成就人民军队历史上一段传奇。不少老一辈党和军队领导人都在遵义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我们于6月10日晚乘火车抵达遵义市。次日上午,在入住酒店的会议室,遵义市委党校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专题课,主题是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精神。当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市区的遵义会议会址。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当年召开会议的场所-贵州地方军阀柏辉章的公馆,接着我们又来到旁边的遵义会议纪念馆。结束参观后,我们前往遵义市烈士陵园祭奠英灵。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先鞠躬三下以表敬意,接着两位同事向纪念碑献上花圈,云海局为花圈整理缎带。最后全体党员在云海局领誓下,重温了入党誓词。仪式结束后,我们瞻仰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墓和红军卫生员塑像。陵园讲解人员向大家讲述了邓萍烈士和红军卫生员的故事。

6月12日上午,我们冒着霏霏冷雨,前往遵义以北的桐梓县开展现场教学。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登上巍巍山岭,俯瞰娄山关战斗遗址。娄山关扼守贵州去四川的交通要道。当年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两次激战于娄山关口,而第二次娄山关战斗史称娄山关大捷。我远望逶迤起伏的山梁,近看当年遗留的战壕,难抑内心的激动,当年红军奋勇杀敌、夺占隘口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接着,我们来到山脚下的娄山关演义中心,观看了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实景演出娄山关大捷。当天下午,我们来到遵义播州区花茂村。花茂村是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创建点。**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此地,调研乡村建设情况。我们在村里参观了制陶作坊、陶艺商店,并来到了当年总书记召开座谈会的“红色之家”。告别花茂村,我们前往参观苟坝会议旧址。我们先来到会议陈列馆,了解会议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接着,我们来到了会议旧址。在这里,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用过的马灯。临近黄昏,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参观,来到离此处不远的平正仡佬族乡。该乡是贵州精准扶贫示范点。仡佬族同胞们为我们备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长桌宴。我们在用餐之余充分感受到了民族间的深情厚谊。天色渐晚,我们拜别朴实的乡亲,直奔仁怀市茅台镇。该镇是茅台酒的原产地,红军从这里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我与同事们入住酒店后漫步来到赤水河畔,欣赏了两岸美丽的夜景。

6月13日上午,我们从茅台镇乘车北上习水县土城镇。土城镇是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的地点。在土城镇,我们首先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了解红军四渡赤水,转战黔北的全过程。听过工作人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我完全折服于红军神出鬼没、灵活机动的战术。中午用餐后,我们来到青杠坡战斗遗址。我们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三鞠躬,并在纪念馆讲解员的领读下,集体朗诵由纪念馆职工创作的现代诗他们的名字,抒发对红军英烈的哀思。之后,我们折返土城镇,参观了红军医院纪念馆和女红军纪念馆,了解了红军的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历史和女红军的英雄事迹。结束土城的参观活动后,我们返回茅台镇住宿。

6月14日上午,我们先参观了茅台镇的中国酒文化博物馆,系统了解酒的历史渊源、与酒相关的人文风俗、酒的酿造工艺和茅台酒的生产历史,接着,我们来到红军四渡赤水之三渡陈列馆,又一次观看主题展览,重点了解了红军进入茅台镇,三渡赤水发生的故事。当天下午,我们南下贵阳,在途中来到息烽县参观国民党集中营旧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阴森的牢房和恐怖的刑具,真切体验了集中营的艰苦环境,也更能体会革命先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几点收获与体会

这次活动期间,我和同事们瞻仰烈士陵园、登临战场遗址、观看主题展览、凝听革命故事,浑然不觉旅途的劳顿。我通过活动有效提升了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水平,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一是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国际歌里有一句歌词这样说,要为真理而斗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应当直面犯下的错误,并从中汲取教训。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在不断的修正错误中成长与成熟起来的。遵义会议发生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由于共产国际不切实际的指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革命事业面临被断送的危险。毛泽东等党的高级领导人清醒认识到,纠正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历史选择了遵义这座城市作为修正错误的起点。遵义会议纪念馆用实景模型再现了会议召开的情景,只见与会人员神色冷峻,会议气氛凝重。我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了解到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和军队领导人,在会议上严肃批判了中央的路线方针,而当时中央负总责的博古同志也进行了辩护,意图将工作失误归于军事领域。我想,当年中国共产党执行的路线方针是由共产国际制定。要修正共产国际的错误,在政治上需要极大的勇气。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逐渐摆正了与共产国际的位置,独立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中国共产党修正错误的勇气,不仅表现在路线方针方面,也表现在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苟坝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通过参观陈列馆,了解到苟坝会议是长征期间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上,毛泽东与林彪等人就红军作战部署发生了激烈争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不进攻打鼓新场的建议遭到众人的反对。会议召开当晚,毛泽东提着马灯找到周恩来深入交换意见。第二天大家继续开会,毛泽东同志继续细致耐心的分析敌我形势,最终与会同志同意了毛泽东同志的意见。红军总司令部取消了原定作战部署,避免了战斗损失。苟坝会议说明,一名党员在错误面前要敢于坚持真理,哪怕受到一时的委屈,也要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从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的过程来看,修正错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往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需要当事人之间的以诚相待、以心相交。我想,今天我们开展党内监督,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样是修正错误的过程。我们应以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为榜样,既要严肃的指出问题症结,又要诚恳的感化对方,从而达到纠正错误、凝聚共识的效果。

二是了解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去年在龙岩的时候,我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孕育过程。这次在遵义,我通过参观展览着重了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我认为,通过四渡赤水可以看出毛泽东指挥作战有几个特点。第一,通过积极调动敌人来创造战机。红军原定在土城设伏歼敌,再经川南渡过长江,然而由于情报不准,土城作战失利。毛泽东临危不乱,指挥红军一渡赤水河,向云南急速进军,摆脱了敌人的追击。红军在云南北部略作休整,又出其不意的回马一枪,杀回贵州。红军的行动有效调动了国民党军队,从而形成了贵州北部防守兵力空虚的有利局面,给二占遵义打下了基础。第二,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薄弱之处。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主要打击的是国民党的地方部队,较少打击国民党中央军。苟坝会议取消的打鼓新场战役要打击就是中央军周浑元部。由此看出,选择作战对象时要考虑敌我力量对比,要优先选择弱敌。与此同时,不能因为敌弱,而减少作战兵力部署。有句俗语叫“杀鸡焉用牛刀”,但作战就要做到“杀鸡就用牛刀”,集中优势兵力给敌人毁灭性打击。第二次娄山关战役中,红军集中了一、三军团超过万人发起进攻,在兵力配比上超过防守的黔军。第三,通过打乱敌人心理来获得主动。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毛泽东也深谙心理战的重要性。他在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后,指挥红军摆出进攻贵阳的态势,打乱了当时在贵阳指挥作战的蒋介石的心理防线。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红军又派出侦查部队在贵阳郊区虚张声势。蒋介石慌忙命令部队向贵阳集结,红军由此成功的逃出了敌人的包围。毛泽东之所以敢于出奇兵,设险局,就在于他摸透了蒋介石色厉内荏、贪生怕死的心态。红军四渡赤水最终得胜,不仅需要红军将士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心理战术的神奇作用同样是不能忽视的。

三是感受了革命烈士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次在遵义,每到一处,当地的讲解员都会跟我们讲述感人至深的烈士故事。这些故事令我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百折不挠的信念。在遵义烈士陵园里,讲解员讲述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的故事。邓萍烈士是彭德怀同志的好友,一起参加平江起义。在中央苏区期间,邓萍协助彭德怀指挥三军团,打了很多胜仗。1930年红三军团一度攻占长沙,这是红军攻下的唯一一个省会城市。长征期间,邓萍身先士卒,多次深入前线指挥作战。二次攻打遵义时,邓萍和三军团某团团长张爱萍来到阵地前沿侦察。就在即将结束侦察时,敌人的冷枪击中邓萍的头部。邓萍身体一软,就势栽倒在张爱萍怀中,永远闭上了双眼。邓萍牺牲时,年仅27岁。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内心十分沉重。27岁本是年富力强的年纪,邓萍同志却猝然离世,连一句遗言也没有留下。他以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信仰,履行了共产党员对党旗作出的誓言。在息烽集中营旧址,讲解员给大家讲述了张露萍烈士的故事。张露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张露萍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张露萍在党组织帮助下奔赴延安学习,并在那里入党。1939年,张露萍受组织委派,来到重庆开展地下工作。她按照上级安排,与打入军统内部的地下党员建立联系,建立了一条秘密的情报输送渠道。1940年,张因身份暴露不幸被捕,与其他难友一起关进了息烽集中营。张露萍在狱中虽受尽酷刑,仍保持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没有说出任何党的秘密。我看着张露萍烈士的遗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当年这些革命者能够为了信仰而献出生命,今天的共产党员没有理由不从严要求自己,履行好党员的义务。和平的年代里,敌人的刀枪成为了历史,但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篇六)

感受初心

立德树人

此次昆山之行,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没有离开“初心”这个关键词。昆山之路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初心在于摆脱落后面貌,为百姓谋幸福;

冯梦龙垂暮之年出仕任福建寿宁县县令,其初心在于为官立功、为民请命;

苏州工业园区的初心在于发展生产力,勇立时代潮头;

昆山杜克大学的初心在于以学生为本,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

上海自贸区的初心在于先行先试、始终走在开放前沿。一路上,我们沿着追寻初心之旅不断地叩问、思考,当走进97年前我们党成立的“摇篮”,在此驻足重温入党誓词,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呢开宗明义,我们的初心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的根本使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事关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从大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大学的职能如何拓展,但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地位必须坚守。可以说,人才培养就是学院的“初心”。所以说,教育工作者坚持立德树人就是“不忘初心”。我理解,大学或者学院的四大职能是一个同心圆结构,而非并列结构、也非线性结构,四大职能是有时间的先后和权重的主次的。这个同心圆结构的圆心就是人才培养,向外围拓展到科学研究等,但其核心仍然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应该说,坚持立德树人已经广为人知,围绕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也方兴未艾。北京有的高校专门设立了“立德奖”“树人奖”。去年年底。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明确,“立德树人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实现这个初心,结合这几天的参观交流讨论,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思考与体会。

一、思想认识层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从昆山之路我们看到,昆山人不忘初心、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发展经验在于先行先试,为全国经济的发展趟地雷、树样板,从而形成了上海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尤为重要,敢于吃螃蟹,敢于闯雷区,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束缚。“三个敢于”的核心在于担当作为,认识要不断提高、心中要装着百姓、肩头要扛着责任。

近期,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新时代本科教学工作会,发表了“成都宣言”,提出了“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这次会议正是教育部门思想再解放的体现,应该用这些最新成果指导我校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勿庸讳言,我们的教育思想认识需要不断的解放和突破。上半年,叶培建院士受聘航天学院院长。在第一次办院研讨会上,出人意料地,叶院士重点谈的不是科研,而恰恰把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问题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如何为工业部门、为国家输送人才重视本科教学、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是否应从增加教师的职称评审、聘期考核中教学和育人的权重入手美国学者博耶将学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创造知识、发现真理的学术,如原始创新、发明创造等;

二是使用知识的学术,如产学研用、工程实践等;

三是传播知识的学术,如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等。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更强调将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的学术,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产学研用,重视了创造知识、使用知识的学术,而忽视了传播知识的学术。我们是不是对“学术”的认识产生了误区我们会不会忽视了“立德树人”这个初心在新形势下亟待我们探讨这一现象,亟待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二、体制机制层面

昆山之路,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短短三十多年就经历了五个转换,平均大约7年一转换。每次的转换都把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可见昆山政府、社会运转效率之高、转换方向之准。昆山实现“五个转”,离不开思想认识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政策制度的转变和服务群体的转变,最为核心的是体制机制的转变。

转变就面临着变化震荡,面临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就会遇到阻力。对我校而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深入推进,各学院都在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综合改革,在管理重心下移、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的同时,责权利如何匹配,学院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适应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培训讨论的重点是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的问题,总体而言,我们的支部书记在以往的工作中体现出了思想觉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新形势赋予了支部书记们更多、更大的职责。要完成时代的答卷,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教工党支部书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我们需要完善院系党组织中党的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三者的耦合机制。

三、物质空间层面

物质是承载精神的基础,空间布局影响着意识、思维和行为。参观昆山杜克大学,给我们的最大感受就是校园建筑的空间设计处处体现着以生为本的意识与亲和力,从教学楼里大量的公共空间、到小班授课的交流空间,再到会议室的座位布局,都从有利于师生自由交流出发,把以生为本生动地体现在物质文化中。昆山紧靠上海,走在发展前列,城市干净、整洁,各项设施建设均较为现代、完善,在与昆山人短暂的几天接触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昆山人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在一大会址参观时,我翻阅了城市空间与中共建党,该书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诞生的原因及其对建党精神的影响,这些都说明物质、空间对精神、文化层面的影响力。

立德树人,落实到工作中也需要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氛围方面提供有效保障。我校正处于“一校两地四区”大力建设和现有校区功能完善升级的重要阶段,应注重从物质空间层面助力人才培养,从而实现环境育人。我们也期待溧阳校区建设中能够更多的以生为本,给师生更多自由交流的空间,重视高起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氛围营造,让探索的活力更多释放,让思想的火花竞相迸发。

推荐访问:初心 心得体会 不忘